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2 (第2/3页)
皇上……这话,和莫须有的罪名,有什么区别!“爱卿的意思是,为了以防万一,不论慧妃是不是王召之的女儿,且先处决了再说,是的话,正好处决对了,不是,不过一个妃嫔,不碍大局,对吗?”那御史昂着头,“话虽难听,但臣所言,字字句句为了陛下和江山好。”这话,其他几位御史就不附和了。他们虽然要求皇上处置慧妃,可前提是,慧妃的确是王召之的女儿。若不是,就这么处决了。皇上不成了暴君了!而且,平息百姓情绪,靠杀自己的女人,这……不像个男人啊。“陛下,慧妃到底是不是王召之的女儿,除了慧妃自己,真定何家,慧妃的娘家人,怕是也清清楚楚,陛下何不将他们拿来一问。”有御史提议。那位主张莫须有罪名的御史就立刻道:“对啊,陛下,拿了何家人,一问便知!”皇上瞧着他,深邃的眼底有波涛翻滚。“何家人,朕放他们出宫之后,就再无音讯,此时朕也不知他们在何处。”那御史便立刻道:“臣知道,清河坊那里,有一家名叫朋客来的客栈,何家人就住在那里。”不及皇上问,其他几个御史便道:“清河坊?你怎么知道?”那御史便解释道:“昨日家中不孝犬子与人斗殴,就在清河坊那里,臣得到消息敢去,带犬子回府的路上,恰好遇到何家人。”皇上幽凉的目光就瞧着他。有一个御史皱眉道:“你怎么认识何家人?”说着,那御史自言自语嘀咕,“莫说何家人,纵然是慧妃娘娘此时一身寻常装扮立于闹事,我怕也认不出来。”慧妃乃后妃,娘家又不是什么钟鸣鼎食的大家。朝中大臣不认识她,也正常,毕竟没怎么见过,就算有缘同席,也是隔着远远地,谁还能真的仔仔细细去瞧。提起何家人的御史立刻朝皇上解释。“陛下,臣并不认识何家人,只是听四周的百姓指指点点,说那就是何家人。”说着,一脸战战兢兢,唯恐皇上动怒的样子。皇上面上并无多大情绪。“既然爱卿知道何家人在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