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0 (第1/3页)
但是,整个文官体系,不,应该说整个既得利益群体,官员、勋贵、宗室,都在反对他的改革。官员撤了一批又一批,因大宋官员本就繁多,少了小半官员,朝廷还能运行,但也要留下来的这部分官员配合吧。赵祯抑郁了,他本想大胆改革,青史留名,但顾全朝堂,还是将步子往小了迈,一点点来。但他哪能想到,以往被他视作肱骨的大臣,却个个像是他这个皇帝做得不对,在寒他们士大夫的心,一个个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个不遵祖制的不孝皇帝了。要记得,大宋自开国以来,就优待读书人。宋仁宗赵祯,他本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典范。赵祯自暗卫得到的最新消息,已经有文官暗地里串联,准备为这天下换一位名主了。也有些官员私下里说,皇帝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占据了身体,不然他们宽仁的官家,为何成了如今这副样子。赵祯深深的皱起了眉,他是不是手腕太过温和了?这才多久,不过小半年时间,他就从人人称颂的仁君,成了不遵祖制,不通礼法,不听谏言,不可为谋的竖子了。他也从不曾想过,这些往日里总是将大宋的利益挂在嘴边的大臣们,却因他的改革,将所有矛头都对准了他。若非看到了大宋那悲催的未来,见到了其他三个世界的强盛,他是下定了决心一心改革,能不能撑到现在,都说不定呢。本来眼见繁华的汴京城,如今却是风声鹤唳,因文人的一张嘴,在一些愚昧的百姓眼中,皇帝这是好日子过久了,作呢。但在那些稍微有点见识的人眼中,皇帝的政策是好的,想改革的初衷是好的,就连最终的受益者,也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可谁让所有官员沆瀣一气,就是不答应呢。哦,还有个包大人,他是陛下忠实的执行者,可包大人断案还来不及,哪里有更多的经历去帮陛下。就在这关键时刻,不知是谁放出的流言,说皇帝被当年那个狸猫。对,就是那个狸猫换太子中的狸猫,给占了身体。这妖邪现世,还入了皇宫,上了官家的身,大宋国将不国啊,再不换皇帝,只怕整个大宋就要面临天罚了。一时哀嚎声不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