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的六十年代_分卷阅读1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4 (第2/3页)

小青年儿围着篝火乱蹦哒,也不知道跳的都是啥,反正是都挺开心的。

年轻人火力旺,晚上十点了还都不愿意走,老教授们还有场领导们可受不了,都早早的回了。小年轻们又闹了一个多小时,篝火彻底燃尽了才散去。

把大家都招待高兴了,转过天儿来,开始给房子打地基,那赶过来帮忙的人可就多了。在家里没事儿的大人们这时候也都出了面,能干什么就帮着干什么,平房儿,地基挖下去半米就够了,所以,也不用大开化。这才过了二月二就能下锹了。

“你们这是打算盖多少间房子呀,弄这么些材料?”罗玄忙活了半个月,光是从林场拉的木材,就拉回来三大车,还有去镇上买回来水泥,玻璃,都堆在学校院子里,来帮忙打地基的看到了,就问他呢。

“最开始想着盖一间半就够我们俩住了。买材料的时候,一想,老师们住在学校,条件怎么也不如自家方便。我跟小方儿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多盖出来几间房子,把老师们也接出来得了。咱们当学生的,也没别的能做的了。”罗玄就说了。

这越是封闭的地方,越是尊师重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越是保留得好。相对于山外面儿早已经把老师这个职业批得体无完肤,一口一声儿臭老九的叫着,在光荣农场这边儿,对老师,那是真的尊敬的。

老教授们自打来到山里,不光是吃的喝的供应得好。早在秋收之前,方淮心就带着会针线的女知青还有赵婶子找来的场里针线好的几个嫂子,把棉衣服棉鞋,棉手套棉帽子啥的都给做好了。被褥也都给做了十斤重的厚被褥。为此,她还跟黄芪一起特意去了一趟镇上,走了个过场,把棉花和布匹啥的拿出来。场领导以为是从山里拿出来的,山里以为是从镇上买的。只有黄芪知道是咋回事儿。

罗玄说得也都是真的,刚开始选房场的时候,他真没想那么多。还是方淮心提醒他的,总让老师们住教室也不是个事儿。这才决定要加盖的。反正他们又不差钱儿,想盖就盖呗。

除了两位老大夫住在诊所了,还有十八位,十五男三女。就加盖六间房,三大间三小间。三小间给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