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第2/3页)
出来之后,钟悠悠倒是没想着偷拍。她斟酌了一番用词,和这位知客明恒和尚如此如此,那般那般地描绘了自己的宣传想法,力求做到双赢。当然了,如果人家清修确实不愿出名,钟悠悠也不至于勉强。但是钟悠悠也提到了:“到时候三十位法师,每天早上出入火锅店,被路人看到,可能还是会拍了放到网上去的。”毕竟路过的行人看到这么有意思的画面,不拍一下,发个朋友圈,发个微博,那是不可能的。南山寺也好,火锅店也好,他们最多只能管自己,也没法伸手去马路上,管路人们的手机。不过听了钟悠悠的提议,这位知客眼前一亮,倒是很感兴趣。知客心说,若是让明愿师弟这些潜心修行的弟子们来谈,那是没戏的。但他懂啊,当和尚就不用花钱的吗?大殿的修缮也好,佛像的维护也罢,满寺弟子的吃穿住行,哪样不要花钱?就和各个相关部门打交道,那也都少不了!能出借场地,在旅游综艺露一露脸,又或者拍摄专门武僧题材的电影,那更是十分有利于宣传。从古代到如今啊,庙宇都是不可能完全脱离俗世而存在的。这位知客,连对餐饮业都了解一二呢,因他们经营罗汉斋的对外事宜,也由他负责接洽。像他们南山寺,别看罗汉斋生意火爆,要吃都得预订,但盈利能力是有上限的。每天只能接待这么多桌,一天也就中饭晚饭两顿营业,所以也就最多赚那么多钱,这是有天花板存在的。他们又不能像俗世的餐厅一样,向外扩张,开连锁搞加盟,还上市融资。他们南山寺说是出名,但也只是在本地出名。就是“南山寺”这个名字,全国也不知道有多少寺庙都这么叫,他们只是其中之一,甚至排不上“南山寺”中的前三。一方面是因为规模不够大,占地面积也不够大,缺少当代名气大的在世高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