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7 (第2/3页)
权威文献可以证明癌症是多么难以治愈的疾病。可是身为医生,如果不能治好病,这不是自己的无能么?经历过这件事之后,张教授就将“治愈癌症”和“老许的招待所”放在心上了。虽然张教授是大内科主任,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却在肿瘤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据说都能出论文了。这让肿瘤科主任大为惊讶,还以为张教授临退休了还打算换个专业领域突破一下。不错张教授都没有对任何人说出他的想法,他只是为了心中的执念而已。可惜医学的进步速度远远不及张教授所期待的那样,直到远在大洋彼岸的雷古勒斯实验室宣布他们基于基因检测手法提出了“癌症基因检测”及“靶向药物治疗”手段之后,这才让张教授看到了一丝曙光。不过很快张教授又被检测费和治疗费给吓到了,按照他对美国医药公司的了解,这种能够救命的新药物不在欧美等市场圈个五年钱是很难向诸如华夏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扩散的。当然,他也知道对方肯定会在国内申请上市检测,但是价格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这还真应了那句话,“用钱换命”。想到这里,张教授就忍不住深深地叹息了一口气。不过张教授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有机会接触到地平线生物医药公司的人,同时自己接触到的项目还是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这个自己梦寐以求的治愈手段。除了常规向肿瘤医院和其他医院肿瘤科发出“志愿申请协助”之外,张教授也想到了老许的招待所。张教授其实对这种定向寻找样本的做法是有些不屑的,严格来说,这是一种学术不端。但是从程序上来说,这又符合规定。因此到底做还是不做,纯粹就是看操作者的“本心”了。以往张教授是绝对不会采取这种手段的,但是这次他却忍不住动了私心。“老张,你给我说句实话,这洋鬼子的治疗方法,到底能治好多少人?”听完张教授的介绍,许先生沉默了一会之后,忍不住问道。他也知道自己招待所里有些人也的确参加过有些药物测试实验,以此来换取不多的补贴来维系自己接下来的治疗。“你要说百分百的治愈率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张教授说道,“但是目前他们研制的靶向药物对于集中特定癌症的治愈率还是非常高的。据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