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3 (第2/3页)
来覆去地想了两遍,没有发现什么不对。那首诗的意思浅显直白,没有什么隐晦艰涩的典故和隐喻,很像是一个读书不多、立志造反的草莽英雄的手笔。反向想一下:如果这首诗,不是为了抒发流寇首领想造反的心意,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雍若想得头都痛了,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而凤寥和苏名剑又吵起来了。凤寥想亲自带着护卫去收拾那伙流寇,以便集中最优势的兵力、用最快的速度消灭隐患。苏名剑却想用稳妥之策。一方面,让罗布带领四分之三的护卫,护送凤寥等人去秀山县,再转道去薛州卫,持天子剑调兵灭寇。另一方面,他自己带五十名精锐护卫和十名斥候,快马追踪那伙流寇,追到后就不断袭扰,等待凤寥的救兵。第74章庆幸凤寥脸色严肃地说:“名剑,我知道你担心我的安危,想让我远离刀兵之地。可是你想过没有,薛州卫离吴林县究竟有多远?”他坚持亲自带护卫去收拾那伙流寇的原因只有一个:兵贵神速。以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他们这一行人的速度,从这里到秀山县,大概需要四五天时间;从秀山县到薛州卫,大概又需要七八天时间。等凤寥带人到了薛州卫,十几天的时间都过去了。再等凤寥调来薛州卫的兵马,起码得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伙流寇会发展壮大到什么程度?实在不好说。薛州卫的兵马并不多,是否训练有素、来之能战,则更加不好说。到时候,是薛州卫的兵马去剿灭流寇,还是流寇反杀薛州卫的兵马,凤寥无法断言。而凤寥还有另一层顾虑:就算薛州卫兵强马壮,来之能战,战而能胜,到时候也免不了一场大战。这样的大战,是要血流成河的。那些被裹挟的人,原本可都是平民百姓!被流寇裹挟的百姓越多,平乱时死的人也就越多,鲁南之地的元气,也就伤得更多。所以,必须趁流寇还未壮大,先灭了他们,免得更多百姓被裹挟。凤寥轻轻叹息一声:“皇上派我到鲁南巡视,又授我天子剑、赐我先斩后奏之权,就是想让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