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天街夜灯思无量 (第2/5页)
承、阿谀上司,那都不是他们武将所为。 因为袁非羽的关系,咸守城更加亲近桑梓。即便打猎猎到了些皮毛,也会谴人送到县主府。桑梓不觉得这是下属对封主的献媚,每逢此时,必有回礼相赠。 九月初九重阳节,盛皎下帖约桑梓登高饮酒。桑梓以公务繁忙为由,婉拒了他。 她确实繁忙,要一边操练亲卫军,一边往京中、定西送节礼,还要与洛君枢书信往来、互诉衷肠。 晚间,她惊喜地发现,她的阿爹自法镜寺回到茅屋小院居住。 这几日,她都没敢去寺里探望他,担心在佛门净地做出亵渎神明的事。 她不去就山,山便来就她! 桑梓欢天喜的同舟行用了素斋,饮下一杯菊花素酒,以应佳节。僧人本来过午不食,但也陪女儿略坐了坐。 舟行十来天不见桑梓,顿觉她消瘦了,也晒黑了,不禁劝她多用一些晚膳。 饭后,桑梓拉住舟行,塞给他一身俗家长衫,连假发都有。 舟行不明就里,“这是……” 桑梓眨眨眼,“今日街上有灯会,我带你出去逛逛。”她虽然未去看望舟行,却在阿爹升坛讲法的时候,暗中听了几回。她知道,雍城百姓犹如京中信众那般仰慕、信奉高僧,若是让他一身僧衣上街,不消片刻便会被认出。 桑梓哄着阿爹穿上一袭月白色银丝云罗长袍,帮他戴上飘逸的长发。一切收拾停当后,舟行起身回眸,真真是位如玉的俊俏公子。 桑梓忍不住捧住他的脸,亲了个嘴儿。 现在,她院子里全部换成亲自调教的下人,不用再蒙住阿爹全身出入。他们大大方方并肩走出寝院。来到街上,无人相识,更是牵手而行,像是一对珠联璧合的恋人。 街上行人如织,灯影交错。卖小玩意、小摊子的贩子络绎不绝,还有变戏法的、猜灯谜的、吞火球的,不一而足。 舟行清静久了,忽然有种重返人间的喧嚣热闹。路边卖馄饨的小摊,都能让他失神良久。 桑梓笑着说:“怎么?想尝尝荤腥?” 舟行斜觑她一眼,“又浑说……” 桑梓买了一根红彤彤的竹签葫芦,递到舟行唇边,甜甜的滋味,飘入他的鼻翼唇齿。舟行张口咬下一个,真好吃,还是儿时的味道。 桑梓也吃下一颗裹糖的海棠果,笑得没心没肺。 酸甜的果子沁入心扉,舟行想起他也曾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