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6 (第2/3页)
收手吧,再不收手,顾家什么也留不下。”被母亲吐血惊醒了的顾铄跪在了母亲的面前。“罢了,一步错,步步错,谁能知道这孩子有如此大的造化?”朱氏想不认输也不行。第九百六十三章、怪谁其实,严格说起来朱氏觉得她自己倒并没有对谢涵做过什么实质性的事情来伤害她,只是她当年委实看不上谢涵,尤其是在得知自己的宝贝儿子看上谢涵后,她更是对谢涵有一种说不出的嫌恶。故而,这个时候的朱氏不由得十分后悔当年没有拿出几分诚意来善待谢涵,哪怕不希望谢涵嫁给顾铄,可作为亲戚善待她几分还是可以做到的,可惜,她太狭隘了。难怪老话说的好,莫欺少年穷,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不,报应来了。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同样觉得悔之晚矣的还有一个顾琰,在牢里的顾琰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失败来,他也认为一切的根源就在谢涵身上,倘若他当年听从父亲的劝告不任由家里的这两个女人胡来,就让谢涵嫁给顾铄了,哪有今天的这些祸端?要知道他和朱泓本来是没有什么交集的,更谈不上宿怨,可是后来随着朱泓和谢涵的走近,朱泓为了给谢涵讨一个公道,顾家和这两人的关系也就越来越拧巴了,终于闹到了今天水火不容的地步。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谢涵,顾家才会面临今天这一败涂地的局面,顾琰心里的悔恨不比朱氏少,可这一切又能怪谁呢?顾琰在问怪谁的同时顾瑜也在问自己,造成今天这局面到底应该怪谁?原来在得知顾琰被抬进刑部大牢的第一时间顾瑜就请沈隽递了个折子进宫,想让他去试探一下皇上的意思,顺便看看能不能求个情。沈隽倒是也答应了,因为顾家要倒了,沈家还能独善其身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沈隽也是明白的,因此,他也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所以才会听从妻子的建议向宫里递了个折子。可谁知他的折子竟然被退了回来,说是皇上身子不适,太医让他静养,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