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6 (第1/3页)
不过老奴还记得,那时候陛下并不在京城,娘娘您估计是看错了吧!”静妃听完还是摇了摇头,“嬷嬷也知道我最擅丹青,尤其是人物画,因着这个原因,我见过的人很少有淡忘掉的,那位太子,的确给我感觉有些熟悉,除了陛下,还有些像一位我曾认识的人,只不过,这人是谁,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等等,”她说着突然坐起身,“默默,把笔墨拿来,我画出太子的画像,你看看可有觉得熟悉的地方。”安嬷嬷一见他家娘娘这副执拗的模样,就知道她要是想不明白的话,这一晚上估计都睡不好觉了。只好重新点燃了书桌上的蜡烛,铺纸磨墨。静妃拢了拢身上的袍子起身走到桌案边,挑了一根细些的毛笔,蘸上墨,闭眼细细回想了一会,这才垂眸落笔。片刻后,一个相貌隽秀的少年跃然纸上。安嬷嬷放下墨绽,垂眸看过去。“的确是个翩翩少年,这眉眼肖似陛下,等等,”她说着突然一顿,从桌案后绕了过来,又低头细细打量。静妃一件她这个模样,收笔往旁边让了让,“嬷嬷可看出什么来了?”“这,”安嬷嬷声音里多了一丝惊疑不定,“娘娘,老奴怎么觉得这太子殿下还有点像已故的皇后娘娘啊!”静妃神色不由一动。“难不成?”两人忍不住对视一眼。安嬷嬷深吸一口气,“娘娘,老奴想起一则密辛。当年,皇后娘娘她自焚于景寿宫,好像听闻当时太子殿下的尸体并未找到,您说,会不会太子殿下在大火中被人救走,这么些年一直流落在民间。”静妃接着道:“周太师一党伏诛,信国公府被平反,皇后也恢复了哀荣,这太子就出现了。如此说来,若是太子真是当年的小太子,那当初救走她的人,是不是这些年来也一直关注着朝廷。再深想一下,周太师一党的伏诛,会不会也有太子背后之人的手笔?”大热的天里,两人因着这么一番猜测,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若事实真相真是她猜测的这般,在登基大典上,陛下必定会点名太子的身份。那么在大典之前,只希望某些人,作死别作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