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4 (第2/3页)
?你和崔家二郎眉来眼去,难不成是开国侯府二公子教你领头起哄?这是拿你们当枪使呢!你们的脚都要迈出酒肆了,崔二公子还站在榻前未动哪。岑三娘不等他说完,就把矛头指向了崔季冬。果然,学子们中就有了起了疑心。今日正是崔季冬下了学后请大家到酒肆饮酒。话题也是崔季冬最先挑起的。再看那个叫嚷的学子,和崔季冬平时走的最近。崔季冬眉头一皱,就笑了起来: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杜夫人在为夫君打抱不平!……杜夫人当然害怕杜将军被召回问罪了。她说的话也能信?先前嚷嚷的学子不屑的嗤笑起来。杜夫人当然是帮杜燕绥说话,岑三娘说的话又有几分信?我不帮自家相公说话,我难不成还要帮想要陷害他的人说话?岑三娘揭了帷帽,露出清秀的容颜。脸上脂粉全无,淡的像副水墨画。眉宇间偏偏露出一丝倔强,坦然说道,古有毛遂自荐,也有内举不避亲。难不成你们的师长将来举荐你们,他说的话就不能信了?各位都是崇文馆的才子,将来大唐朝的栋梁这才。妾身所说是否有道理,各位才子只需细细想来,心里就有答案了。好个巧舌如簧的妇人!崔季冬看到岑三娘如画的面目,根本不觉得她羸弱。在他心里,面前这个比自己岁数还小的娇小女子根本比市井粗壮泼辣妇人还可怕。哭闹折腾,牙尖嘴利,就像只张牙舞爪的螃蟹,稍不留神,就会被她咬出血来。捏住岑三娘一点错处,崔季冬死死抓住不放,讥诮道:杜夫人的婆母才过世不足一月。不着大孝服,不在家中守灵,反而带着丫头出入酒肆招摇,议谈国事。此大不孝的妇人连礼义廉耻都不懂,她的话焉能信得?就算杜将军平叛胜了,有此内宅妇人也羞于见人。此妇人当开宗祠,行家法教训才是!对!报给杜氏族长,好生教训一番。杜家如果不对这种媳妇行家法,谁家还敢娶京兆杜氏的女子!众学子望向岑三娘的眼神已由怀疑转为不屑。**裸的人生攻击啊,这崔二郎也真是个人才,不去当讼棍实在可惜了。岑三娘心头大悔。大唐再开放,也仍讲究忠义孝廉。被崔二郎拿孝道说事,她就输了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