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79 (第3/3页)
br>任修光被伤,周伯仲亦是旧伤未愈,施跃文只得硬着头皮上。可施跃文擅长布阵和出谋划策,武艺上比起任修光还有不如。结果可想而知,等被身边的将士拼死救回来之时,已然重伤。周伯仲无奈,虽然余毒未清,却也只能披挂上阵。大衍失了先机,防备不足,更没机会全面部署,才被大兴有了可乘之机,屡屡战败。等战报传来京城之时,皇上震怒,周伯仲竟然败与敌军将领萨尔曼和罗布桑之手。甚至周伯仲还被这二人当场斩杀,首级被挂在了对方的城楼处,以此来示威。至此,大衍军心散乱,士气已落。之后又有将领匆忙上去连战两场,两场皆输。第一千零十一章端倪这怎能叫皇上不怒?原本是手到擒来的胜利,最后却变成了耻辱的战败。那军队在前往边关的路上,为何会被人伏击?肯定是朝堂之内有人走漏了风声。当时参与议事的,除了六部的尚书、内阁首辅,另还有两名翰林院草拟诏书的官员。谁是朝廷的细作,需要排查的人数并不多。至于为何会查出是薛皓祯父子,而薛皓祯手中所谓的罪证又为何没有呈给圣上,那就不得而知了。这些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顾诚玉也只是在杂书中找到了只字片语。不过都是胡乱猜测,并不能作准。有说是当年薛氏风头太盛,隐晦地指出是上位者的忌惮。又有说是薛皓祯挡了某位官员的路,为的是将其从高位上跌落,好自己上位。当年接替薛皓祯的人正是老师梁致瑞,所以那本书隐含之意便是如此。顾诚玉翻阅了不少关于薛氏被灭族一案的史籍,大多都是野史,其中缘由不一而足,众说纷纭。然而,现在顾诚玉手上这封信,其中内容正与那场战役有关。并且当中还出了个妙计,大衍的将士在路上被伏击,这便是信中提到的建议。并且其中还指出了伏击的最佳地点,另附上舆图一份。顾诚玉看了一眼,便发现舆图上指出的地方,乃是一处险地。此地便是周伯仲带领军队前行的必经之路,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