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_分卷阅读94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7 (第2/3页)

们都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倒不是觉得顾诚玉太狂妄,而是因为截留分支同样难度不小。

顾诚玉知道他们还有疑问,不过他现在根本不想解释,因为解释得再多他们都未必能理解。

到时候去了江堤边上,他再指出解决方案,他们肯定都能恍然大悟。

胡茂深将舆图递给了一旁急不可耐的杨朝英,等杨朝英看过之后,也是叹为观止。

没想到这顾大人才是有备而来,此人果真是了不得!他了解江边的地形,此方案绝对能够施行。

只是,现在改道这事儿算是有了眉目,但银子呢?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力和财力?

第八百六十七章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没有银钱的支撑,谁愿意无偿奉献?就算凭着杨朝英的威望,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百姓们自愿成为河工。

可这事儿毕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成的,必须得耗上数月,百姓们能乐意?

再说他们杭天府如今可是连河工们的粮食都拿不出来了,这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顾大人!非是本官不同意此方案,而是咱们杭天府实在没有银两和粮食支撑这项工程。”

杨朝英说完,无奈地看向顾诚玉,还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就要看杨大人了!杨大人乃是杭天府的知府,这筹集银两一事,杨大人可是责无旁贷。”

顾诚玉见不得对方这般彻底甩锅的行为,接下来筹集银两或许要得罪不少人。

他虽然是京官,赈灾过后立马就会回京城,由他出面也没什么。

但杨朝英打算坐享其成是不行的,赈灾之事办好了,皇上嘉奖下来,杨朝英也会有一份功劳的。

不办事儿,就想领功劳,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所以他现在得丑话说在前头,否则等真正实施起来,杨朝英肯定会推诿。

杨朝英闻言立即将脸皱成了苦瓜脸,“顾大人!本官哪里能筹集得到这么多银子啊?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少不得得十几万两银子吧?”

这还是杨朝英预计的最低数目,这么多银子,就是卖了他都没有。

朝廷也不可能会发放这么多的赈灾银,看来江水改道一事是行不通了。

这事儿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