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4 (第2/3页)
呢!瞧知县大人对着顾家老五点头哈腰的。”一个村民看着进去的两人感慨道。旁边那人赶忙退了推他,“快别说了,这话是咱们能说的?人家可是朝廷官员,你可知道妄议朝廷命官是啥罪不?”“是是!还真不能说,我在外头做了几个月的活计,这么官员可厉害着呢!别看那些有银子的老爷们平日里牛气得很,但是遇见当官的,那是连大气都不敢喘呢!”“那是!不然,为啥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科举里头钻?还不是为了考科举做官?”“老顾家真的要起来了,瞧瞧顾家老五多威风呐!”“还叫顾家老五呐?人家已经当官了,没瞧见知县大人还叫顾大人呢吗?”顾诚玉请李知县到了外院书房就坐,朱庞已经等在这里了。毕竟是一方父母官来了,他还是个白身,总要来拜见一番的。再说先前顾诚玉不在家,他不得帮着招待吗?“听说顾大人短短一个月内就已经升任翰林院侍读,下官恭喜大人!”李知县已经得知顾诚玉升官的事,毕竟吕氏的敕命就是李知县带人来宣读的。“皇恩浩荡,本官也是侥幸!”顾诚玉与李知县打起了官腔。顾诚玉一见此人,就知道是个官场上的老油条。他早就将李知县的底子给摸清楚了,原本是临近边关庆丰府下头的知县,今年才平调到靖原府的清河县来做知县。庆丰府临近边关,日子可想而知。能平调到靖原府来,也算是李庸的本事了。李庸的出身于顾诚玉一样是农户,顾诚玉还有梁致瑞这个老师,而李庸就没那么幸运了。都是靠着自己一路摸爬打滚,竟然还能在庆丰府站稳脚跟。“那也是大人您深得皇上看重的缘故,咱大衍朝就没有这么年轻就成为状元郎的。您的诗作下官也拜读过,已能与古时的子健相比肩。”李庸之前就已经打算好了,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顾诚玉这般受皇上看重,前途不可限量。也不知这顾大人是什么派系的,他可要好好探探口风。若真能搭上顾诚玉这条船,说不定还真能在三年后升一升。“李知县真是太过誉了,本官又怎能与子健相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