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4 (第2/3页)
”随着宦官尖细阴柔的嗓音响起,殿外作乐鸣鞭,众官员与新贡士皆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礼。顾诚玉随着人群下跪磕头,也没敢抬头看皇上的长相。毕竟大家头都低着,若就他一个人昂首,不是显得十分突兀吗?礼毕,皇上就回宫了。考试期间,皇上是不会守着的。当然,心血来潮时,可能会来转一圈。礼部的官员开始散题,贡士们跪受,而后入了殿内。顾诚玉找到自己的试桌,在桌子前坐下。顾诚玉没有急着打开考卷,而是开始磨墨。将考卷先放在离墨汁远一些的地方,免得磨墨的时候,溅到考卷上,那可真是没处哭去。这也是顾诚玉每次考试前的习惯,不将墨汁磨细腻了,他是不会下笔的。顾诚玉心无旁骛,也不管别的考生已经急吼吼地开始写了,他依旧不紧不慢地将墨汁磨得顺畅,毫无阻滞这才停止。把桌上的考卷打开,先将考卷第一页的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填写上,这才开始看题。第三百五十三章殿试(二)殿试考的是策问,一般会有四道题目,顾诚玉看向了第一题,是。第二题是,第三题和最后一题是关于“筹集军饷”和“河防方略”。殿试考策问不仅仅要有见识,而且还要有胆量,既要直抒己见,又要针砭时弊,势必得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行。且熟读经史,引经据典必不可少。顾诚玉看完试题,低头沉思。殿试只有一天,日落就得交卷,时间紧迫,他也不敢托大,得抓紧了时间写。将草稿纸铺开,顾诚玉用毛笔蘸饱了墨汁,这才开始书写。他刚才已经构思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先将其写下,而后再润色一番即可。提笔写下,“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四周静悄悄,只有礼部的官员在一旁走动监督,贡生们不是在冥思苦想,就是在奋笔疾书。顾诚玉做第一题就花了约一个时辰,洋洋洒洒写了二千字左右。顾诚玉答完一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