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62 (第3/3页)
,所以不管谢显从中出了什么力,至少贬侯玉这事儿皇帝肯定是乐见其成的,甚至是皇帝主导?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永平帝满打满算也才十五岁,心眼儿已经这么多了?不过徐则显然并没有打算就此打住,反而借机劝道:”以后将军千万不要冲动跑去找谢仆射,谢仆射不比将军耿直,心思诡谲多变,折在他手里的并不乏世家高官。”杨劭:你不要以为我没有听出来你在说我笨。当然,看和谁比,和谢显他是比不过,他承认。如此看来这一次倒是他失算了。“果然,是我……大意了。”他一记长揖到地,给予十分的礼遇:“以后还要劳烦长史多多提点。”徐则苦笑,这不是杨劭第一次说出这话了,可是每次都是冲动行事之后再来问他——往好的一面看,就是至少还知道问他的意见。“小人敢不效命?为将军鞍前马后,死而后矣。”施施然还了一礼。###事实上诚如杨劭的长史所料,虽不中亦不远矣,谢显提的议,正合了永平帝的心思,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如果说之前永平帝大有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胸襟,这一回掉湖里就把这胸襟给淹不说没了,至少关上了一大半。由不得他不多想,他能在庶人王氏和废太子手下活下来就不易,还登上九五至尊之位,蹦哒没两天就有人冲皇嗣下手,皇嗣这事还没过去呢,他又淹湖里了。让他相信这事儿不是意外?闹呢?永平帝并不相信谢显调查出来的结果,就像谢显之前说的,只怕有心人想使坏就准备好了后招,又怎么可能让他查出些蛛丝马迹?查不出来才更有问题啊。又是侯玉调查的,又是侯玉起刺参的谢显,这个侯玉还出身江夏王府——当然杨劭也出自江夏王府,但杨劭又不一样,没有他冒死在废人王氏弑君造反之迹逃出宫给谢显报信,以后这些都不存在,也没有他登基为帝。谢显为萧宝信遮掩的借口,永平帝信的实实的。在他眼里杨劭就是有滔天之功的人。这样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