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19 (第2/3页)
正作为朝廷的代表,推崇的是洪武年间严刑峻法的那一套,希望把官民全都束缚在框框架架中,哪里容得下鼓吹自然主义和放任主义的这种异端邪说?他甚至寻思着要不要事后提醒一下何心隐,请其和王畿一样都暂时偃旗息鼓,不要这么四处讲学,可想想这种上了年纪的全都最固执,他唯有在心里快速盘算一会儿该怎么说。好在这一趟讲学并不难捱,王畿不是一味照本宣科,而是和后世那些大人物跑到学校做演讲一样,肚子里有货,说出口不慌,旁征博引,有时候还会讲个笑话。又或者拿出自己几十年来见过的某些趣事作为旁证,整整一个时辰的讲学愣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直到王畿终于告一段落,汪孚林就只听背后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问题,显然学子们极其踊跃,对这么一位王守仁嫡传弟子非常崇拜敬重。要知道,如今泰州学派的泰斗如罗汝芳、何心隐等人,全都是王学再传弟子,如王畿这样曾经拜在王守仁门下却还活着的已经基本没了,更何况王畿还是独创一派。而且,书院和官学不一样,一部分的学生固然还是想着科场告捷,金榜题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纯粹冲着精研学问去的,对于功名之类的东西看得很淡。当一堂课终于完全结束,王畿拄着拐杖离座而起,缓缓下台的时候,庞府尊和这濂溪书院的徐山长慌忙一同上去搀扶了一把。而第一排的众多人也都一一站起身来。因为汪孚林和何心隐的位子隔开了好几个人,直到这退场的时候,两人才真正近距离打了个照面,却还是没机会说上一句话。而今日聚集来听讲学的学生们就没有一个先起身退场的,全都坐在那目送,于是,汪孚林就在再次经过陈家兄弟座位边上的时候低声捎了一句话。“一会儿别走开,我去你们的号房找你们。”陈洪昌和陈炳昌还来不及说话,就只见汪孚林已经随着那些大人物出去了,顿时面面相觑。虽说这会儿周遭有不少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也有极个别有志于官场的同窗想要上来拉关系,但陈炳昌还是立刻回过神来,拉着哥哥迅速离开,直到已经远远离开讲堂,他才松开手,却发现陈洪昌有些失魂落魄的。“那竟然是新任广东巡按御史,分明和我差不多的年纪……小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