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66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1 (第2/3页)


“小小年纪,行事便这般老辣,别说大家官宦子弟,就是那些常在外游历的江湖武家子弟,也没有这样周全的……啧,如果明年能考中进士,这么年轻,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啊……”

次日一大清早,汪孚林便早早起来洗漱,旋即立刻回程。对于抓到的这一串人,他并没有把人塞在骡车里,而是绑了一串让人跟在马后踉跄随行,吸引了沿途无数目光。同时捎带上的,还有客栈的一个伙计,两个正好要进京的客人,这当然是作为证人的,都在骡车里坐着。

而在他这一行人出发之前,芶不平就紧赶着先策马疾驰回城给汪道昆报信,所以当汪孚林几日之内第二次来到崇文门的时候,早就在此等候的芶不平立刻迎了上来,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名刺。

不消说,正是兵部侍郎汪道昆平日用来拜会朝堂高官用的拜帖!

从崇文门里街一路北行,几乎纵穿了大半个北京内城,随即在顺天府街左拐,一行人便抵达了顺天府衙。有了汪道昆的名刺,平日里挑人下菜的顺天府差役自然不敢怠慢,尽管作为一等一高官的顺天府尹不至于亲自出面,但顺天府推官常德荣就没那么好运了。主管刑名的他头一回和汪孚林打交道,就被汪孚林那一番义愤填膺的告状给抢了先,等听到最后,他不禁有些悚然。

能够在顺天府这天子脚下执掌刑名,若没有敏锐二字,那绝对是没两天就贬谪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常德荣隐约听说首辅大人正在想着改革赋役,而兵部侍郎汪道昆明显便是首辅这一党的中坚之一,现如今有人利用徽州夏税丝绢纠纷,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窥探兵部侍郎府上的动静,又雇人去追上汪家明里往南边送年礼的队伍,闹了这么一场猴子戏,总不至于只是徽州一府六县的内部纷争这么简单。

于是,越想越头疼的他立刻试探道:“那么,依照汪公子的意思,这桩案子……”

“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国法为重。正因为如此,昨天拿下这几个见事有不成就立刻想跑的家伙之后,虽说我气坏了,却也不敢动用私刑,今天就紧赶着回城送到了顺天府衙。”汪孚林一面说,一面指着后头诚惶诚恐的那个客栈小伙计,以及另外那两位客人说,“虽说客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