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6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0 (第1/3页)

    登时犯了踌躇,张喜就笑了笑说:“当年东南这些大人们,胡部堂,谭大人,戚大帅,俞将军,刘将军,我全都远远看到过,如今大家都去了天南地北,当年老卒散了也没人管了,胡部堂更是早逝。我这辈子大概都见不到其他各位了,只想见见胡部堂自己都未曾见过的这位姑爷。也许日后死了下黄泉见到胡部堂,还能对他形容形容,毕竟他还记得咱们这些没用的老卒。”

尽管说到生死,理应是有些悲怆,可听到张喜这口气,潘二爷却不禁有些乐了。见张兵也来胡搅蛮缠,他思量再三,终于点了点头。他这个东城兵马司副指挥不能不做,因为只有这个官职,他才能照应到上上下下这么多昔日袍泽,所以镖局的事情,他不可能揽总,当年打仗凶狠拼命,为人却很得信服的张家兄弟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好,我带你们去就是。不过,你们别以为那就只是大家闺秀配世家公子,当初盛祖俞的那些打手,可被两人揍得找不到北!”

“胡部堂掌上明珠嫁的人,哪能手无缚鸡之力?上马治军,下马抚民,读书人就应该这样,这些年却都让些只会耍嘴皮子功夫的得势,再这么下去若再闹起倭寇这样的乱子来,靠谁去解?姑爷如果真能打,我们这才心服!”

第四七六章信口胡诌纳兰诗

南京之行,本来只是为了来参加这次还不知道能过不能过的南直隶乡试,可这次乡试招惹出来的一系列事情,汪孚林却想想都觉得自己这灾星二字名号名不虚传,甚至还能传染给妻子。只不过,他既然在潘二爷面前放下豪言壮语承担了下来,在和两位张姓老卒见面的时候,当然要拿出最完美的表现。

哪怕松明山汪氏由农人变富商,至今不过三四代人,他那个小家子气的父亲更不可能传给他什么世家气度,贵族风仪,可他前世今生何止才活了十七岁,这三年多来打交道的人又囊括了上至巡抚高官,下至贩夫走卒,端的是挥洒自如。再者,他曾经和戚良那些老卒走得很近,甚至就连徽州米业行会的总仓守卫,全都是老卒们帮忙训练出来的,至今还有几个闲不住的在那边兼职领一份薪酬,自然和张喜张兵这样的抗倭老兵颇有共同语言。

一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