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2 (第2/3页)
随着那出去的一行官兵来到前头大堂时,就只见两个军士已经架着一个儒衫青年往门外拖去,而他们身后好些生员正在大声喧哗,甚至还有人在叫嚣评理之外,鼓动把人给抢回来。面对这一团乱糟糟的情况,汪孚林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被抓的那人是谁,程乃轩便惊呼了一声。“那不是婺源的江文明吗?”第四六三章什么叫仗义提学大宗师主持的道试和科考都是按道划分,如此不会一次性集中太多考生,也利于管理。所以,此次徽州府这些来考乡试的秀才,大多都是从科考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反倒是经由录遗而杀出来的就只有区区一个,再加上大家都在这新安会馆住了那么多天,自然也算是熟识了。汪孚林虽说这一科才参加乡试,但三年前的徽州府城状元楼英雄宴,他就曾经抢掉了最大的风头,今年这批参加万历元年乡试的秀才不少都是参加过上届乡试的,大多认识他。正因为认识,也很清楚汪小官人的某些名声,所以不管心里如何,表面上却都对他颇为客气。然而,这其中并不包括那位婺源的江文明相公。江文明这一年二十有六,出身贫寒,乃是有名的婺源才子,连日以来一贯是汪孚林出现的场合他必定不会露面,在某些小圈子里也对其嗤之以鼻,甚至对程家汪家从商贾起家颇为鄙薄。然而,此人才华却着实是一等一的,徽宁道科考乃一等第一名,岁考更是常常名列前茅。程乃轩对此早就心里不痛快了,私底下便对汪孚林说过好几次,住的是人家商贾提供的房子,吃的是人家商贾提供的饭菜,你一文钱不掏,说什么风凉话,有本事自己去南京城找地方住!可这会儿程乃轩的惊呼却没有什么幸灾乐祸的意思,反而有几分义愤。而汪孚林听明白之后,瞅准了之前那个带头的军官潘二爷,径直上前问道:“敢问各位把江公子当成纵火的凶嫌捕拿,是有目击者认出了江公子,还是从他房里搜出了什么证物?”潘二爷对汪孚林和程乃轩二人都还留有颇深的印象,毕竟遇到官兵搜查还能淡定自若地下棋,不是胆色太肥,就是背景深厚,因此见汪孚林排众而出开口质问,四周围的嘈杂喧哗须臾就没了,他也不好太过怠慢,正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