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2 (第2/3页)
道了,顿时朝吕光午看去。就只见这位新昌吕公子微微颔首,继而仿佛自言自语似的说:“祸不及家人。”汪孚林也无意追究吕光午是怎么知道的,又或者在那一夜的拯救孺子行动中是否也有贡献,他定了定神,就干脆直截了当倒出了另外一件事:“这次去镇江府买粮,我带了一百两黄金的定金,以及一些在扬州城内可用的银票,可到了一江之隔的镇江,黄金可用,银票却不通行。如今徽商也好,晋商和江右商人也罢,全都是行走天下,动辄就要做成千上万两的大生意,若要行囊轻便,就只能把白银兑成黄金,但一旦多兑,市面上进金价必然暴涨。”“而且说实话,黄金随身带,仍然很不方便,更不安全。我之前去过徽商云集的汉口镇,后来在武昌府见到南明先生的时候,曾经对他提过,唐时尚且能用飞票,宋时也有交子,明初则用宝钞,但除却飞钱本来就是因为有本抵押,交子和宝钞都是无本生意,后来全都变成了废纸。如今豪商往来,交易的金额何止比当年更高数倍,大多都要跑去异地交易。所以我想,是不是能够在豪商聚集的地方,设立票号,只需在一地存入钱款,开出银票,就能在异地兑取现银?”汪孚林将当初曾经游说过汪道昆的话重新拿出来,对程老爷详细说了一遍,尤其是如何防伪。等到末了,看到程老爷若有所思,他就词锋一转道:“其实当初我和程兄曾经在歙县发行过米券。那时候我们资金紧张,而民间小民百姓多有三五两的闲钱,却没有能力像那些放高利贷的人那样靠借钱取利,所以我们就通过发米券,把这些闲散资金聚拢来,然后再投入粮食交易当中。所付出的利息不过九牛一毛,但所得却非常可观。”程老爷尽管有举人功名,但真正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那是在经商上,所以,汪孚林一说汇兑,一说利息,他便品出了其中滋味。他眼睛一下子眯缝了起来,良久才轻轻吁了一口气:“我当初走了之后,听说孚林你和乃轩在歙县捣鼓出不少事情,虽知道你们兄弟不是胡闹,可也只认为是小打小闹,如今看来,你倒是想得长远。不过,票号这件事非同小可,我还要细细思量,过两天再给你回复如何?”汪孚林当然知道这不是立刻就能够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