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6 (第2/3页)
大郎中举点了翰林,三年秩满后,他才丢了考篮不再考了。二郎三郎资质有限,他便押着孙子们苦读,说是总不能传出去说,张家只有大郎以及他的儿子们才能在科场上有成。可我看看那些都熬瘦的孩子们,实在是又心疼,又骄傲。张家如今是鼎盛,可将来如何,还得靠孩子们。”听到这里,汪孚林只能宽慰道:“老太爷如此苦心,各位张公子将来定会金榜题名,到时候一定会加倍孝顺您。”可惜张家后来是出了个金榜题名的状元,可也抵不过敌人的清算。“我只要他们好好的,是否能考什么功名却不在乎。”赵老夫人笑着摇了摇头,随即看着汪孚林说,“你和你那伯父真像。上次他来江陵见老太爷和我,也是口口声声这么安慰我。他文章好,学问好,还不吝指点家里的孩子们,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次我听到他侄儿来了,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果然不愧是一家人。汪公子,回去好好读书,日后给我家大郎做个臂膀!”怪不得汪道昆撺掇他来,原来是笃定张家肯定有人见他。汪孚林心中如此想,面对赵老夫人那期许的目光,他不由觉得心情特别复杂。张居正的臂膀不是那么好当的,用你的时候倒对你不错,不用你的时候便立刻弃若敝屣……而且,他又怎么可能对这位老夫人说,您将享尽旁人无法企及的荣华富贵,然后又经历人生最恐怖的惨事?第三六五章回家哪怕张居正如今只是次辅而不是首辅,但能够被江陵张家留宿一夜,这是什么样的待遇,汪孚林还是能够预估到的。更何况,赵老夫人得知他要走水路,直接派了管事去码头替他定好了船只,汪孚林不得不觉着自己很有老人缘。人家既然对自己如此热络,他自然也掏出真心相待,除了几个从叶老太太那听到的养生小妙招,他也尽量陪赵老夫人多说话。至于张家那几位和他年纪差不多大,却尚未进学的少爷早上请安时的异样眼神,他也只当完全没瞧见。临走之际,赵老夫人还要送他程仪,他赶紧死活拒绝了,但拒绝的借口却很巧妙:“老夫人若要送程仪,还不如可怜我将在江上漂泊许久,送我两盒家常点心饭菜,比金银这些东西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