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7 (第2/3页)
所思。“仲淹这已经是第二次落榜,虽说他还年轻,但毕竟当年南明兄二十四岁进士及第,这才有松明山汪氏现在的风光,他不免有些心灰。再加上松明山汪氏再没有第二个进士,南明兄之子也尚在幼冲,所以他们兄弟对此十分记挂。之前你参加岁考的情形,南明兄特意来信向我问过,得知只是大宗师压榜,你这才被压到一等吊榜尾,他颇为欣慰,便授意我和柯兄联手,在今年的府试上头试一试押题。”汪孚林顿时百思不得其解。他岁考一等吊榜尾,这和府试押题又有什么关系?柯先生笑意盈盈地说:“所谓押题,当然不会只是瞎猜。段府尊的性子,喜好看什么书,文风如何,平日做事风格如何,最喜欢和什么性格的人交往,一点一滴全都要打听。然后投其所好,让人耳濡目染,告诉他坊间有什么样的新书,又或者哪里有宋元的孤本流落了出来,士林中有什么让人齿颊留芳难以忘记的好文章,让喜好读书的他找来看看……你只要知道,题不是段府尊漏的,是老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诱导他这么出的。”汪孚林此时此刻只觉得自己在听天方夜谭。这种事也能做到?那有这本事干嘛不去自己考个状元回来?退一步说,乡试多弄几个举人那也不错啊!第二八六章押题的奥妙柯先生一看就知道汪孚林在想什么,一如既往地没心没肺,继而又耸了耸肩。“总之具体过程,那是老方的不传之秘,你就不用关注了。老方也不是万能的,他拼的只是这点可能性,更何况这次还有我给他搭手。只可惜乡试主考官都是临时定,否则光靠这一手,老方就不愁没饭吃,举人可比秀才值钱多了。想当初老方最厉害的一桩壮举,就是曾经紧盯着一位很可能点乡试主考的翰林整整一年,押中了河南乡试那道四书题,可惜啊,人家是主持河南乡试,偏偏老方没在河南收个弟子,否则真的是发达了。”倘若那些主持县试府试的县令知府,主持院试的大宗师,主持乡试的那些个主考,知道有人竟然会闲到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从其身边下手,潜移默化打心理战,然后一步步诱导出题,会不会觉得浑身冒冷汗?汪孚林轻轻吸了一口气,眼神在方先生身上乱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