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2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7 (第2/3页)

话他怎么答都似乎不太好。表示遗憾,他又没热切盼望过;可表示不在乎,人家说不定还认为他摆架子。于是,他就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我和许二老爷是没什么缘分,话不投机半句多。相比之下,和老太爷您说话就轻松多了。”

“这句形容用得好,话不投机半句多。翁婿要是两看不相宜,就没必要勉强,否则日后兴许还会闹出对头来。”

许老太爷仿佛丝毫不在意地评价着自己的次子,笑着端详了汪孚林一会儿,他就又问道:“你那林木轩,不过小打小闹,图个新奇,可义店呢?秋粮现在正是大批量上市的时候,就算你用发行米券收拢资金,又有预备仓那巨大的仓库空间来储备粮食,可囤积到明年开春再卖,到时候要付出去的利息可是不少,更何况这是赌收成。我想你之前这么会折腾,这次总不至于就规规矩矩本地收本地卖吧?”

面对一个商场老手,汪孚林也没什么关子好卖的,很谦逊地说道:“杭州那边今年歉收。”

这区区几个字,听得许老太爷会心一笑。接下来,一老一少再也不提正事,一个说扬州风情,一个说乡居风光,等到午饭时金宝等人回来,许老太爷一如之前的许诺,每个人一份大大的见面礼发下去,正好蹭了个红包的叶小胖自然乐不可支。再加上他风趣幽默,不像程老爷这种气运加身的人生赢家那样威严天成,就连平时对人相当挑剔的柯先生和方先生,也对这位老者有几分别样的客气。于是乎,许老太爷的汪家之行,竟是一直持续到将近黄昏。

而临走出门上轿时,许老太爷突然停了一停,随即开口说道:“竦川汪氏此次名声大跌,对你有利,但也不利。毕竟,因为夏税丝绢之事,歙县之前一县扛五县,要是你不能想出一点招来,只怕回头被五县乡宦打个措手不及的时候,别人反而又会想到那位汪老太爷。义店虽说很好,但毕竟一件事物不能一直新鲜下去。恕老夫交浅言深,若要真正奠定松明山汪氏作为歙县乃至于徽州第一汪的名声,不能仅仅是小打小闹。”

汪孚林最近清闲日子过了一阵子,却还没到静极思动的时候,所以,他只是顺着许老太爷的话头随口问道:“那老太爷有什么建议?”

“府城西边的西园去过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