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25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8 (第1/3页)

    顺水,叶大炮当然是最高兴的那个。毕竟,一想到自己莫名其妙背上的县衙亏空应该能够在离任的时候填补,而且只要夏税秋粮以及岁办岁贡能够完美达成,考评时最难的催科两个字,他就算达成了,只要其余政绩也过得去,三年一次考满后,说不定就能往上挪一挪。因此,尽管今天糊里糊涂参加了一场剪彩,他依旧兴高采烈。

想到汪道昆当初把自己这些人交托给汪孚林时,自己还有些不以为然,如今亲眼看到汪孚林拳打脚踢折腾出义店这么个怪物,戚良已经再也没有任何怀疑了。虽说他只是在义店挂个虚名,其实压根谈不上股份,他还是很尽职尽责地提醒道:“汪小弟,今日米券既是一抢而空,我觉得,半年期的米券,你不如尽快准备完全,省得被人抢先。”

听到戚良这么说,吴老员外也点头道:“从前没人想到这样收纳民间闲钱,今天既是百姓表现出了这样绝大的兴趣,你不妨听从县尊建议,尽快准备。”

汪孚林本待用一个月时间来建立信誉,此刻众人一个个都这么说,他便看向了程乃轩。程大公子当即二话不说地拍胸脯说:“我本来就已经让人在套印了,密语也已经准备好了,这下子加紧就是。不过,这次发多少张?”

见汪孚林打了个手势,分明是五百,程乃轩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这时候,吴守准又问道:“如果这五百张到时候全都支米,一次性就是七百五十石。而开春本来就是粮价最高的时候,到时候也许会涨到一石米七八百文钱甚至一两,如今屯粮的收益岂不是会……”

“吴公子所虑很有道理,所以,这五百张米券之后,我就不会再发可以支米的米券了,只发到期兑付本钱和利息的米券。用七八百石米的代价,来树立百姓对义店的信心和追捧,这还是很划得来的。今年徽州府风调雨顺,每亩地应该都会多打几斗粮食,故而只怕要叶县尊令人立刻腾出预备仓库房,让我暂时存一下粮食。当然,此事我也会和段府尊接洽,省得届时有人就此兴风作浪。”

对于腾出储备空空的预备仓,叶钧耀当然是支持的,其他几个股东听到汪孚林说还会去和段府尊商洽,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作为缙绅大户,他们之中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