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16 (第2/3页)
br>以前陆铮出兵,哪一次不是粮草等食物准备得充足?“朕不明白,承认陆铮比你们优秀就这么难吗?”隆庆帝把砚台重重的砸在三皇子身边,“没有铮儿浴血奋战,抵挡住蛮夷,哪有如今京城的太平?”“你们少动些没有用的心思,倘若让朕知道你们借此生事,王爷你们也不用做了!”隆庆帝绝不会让任何人借着宣武将军的事栽赃到陆铮头去。虽然陆铮这场仗不在隆庆帝的计划之内,但是陆铮赢了,保住了京城,同机来犯之敌。隆庆帝看到了火器的犀利,更看到了收复关外的希望。再加上顾湛时不时就说征战多不容易,说陆铮血染疆场。隆庆帝哪里还能容许皇子们在背后使绊子?教训皇子,斥责蠢蠢欲动的朝臣,隆庆帝拂袖而去。不过,很快宫中传来口谕,召见镇国公陆恒。依然保留对太子之位野心的三皇子显得颇为焦急。不怪他背后煽动同情宣武将军的人上书,他最怕是陆恒顶不住压力,让陆铮带着战功回到皇室族谱上去。既然无法否认陆铮的战功,三皇子听从谋事的建议,抹黑陆铮为胜利,为功勋而牺牲宣武将军满门。战争就是陆铮挑起来的,他不顾将军们的死活,一心求名求利。“让宣武将军的儿媳妇们去求顾湛!”三皇子吩咐属下,“告诉她们,只有永乐侯能为宣武将军鸣冤了,不想让自己的丈夫战死还顶着贪功冒进,罪有应得的名,就去求永乐侯!”“是,主子。”打算给她们这群寡妇递话的人可不单单是三皇子,甚至是安王都小小插了一脚。自然少不了同宣武将军很是亲厚的镇国公陆家。“祖母,宣武将军是您看着长大的,同父亲情同手足,他的事,您不能不管啊。”镇国公世子知道自己这世子做到头了,在隆庆帝回京后,一直把自己关在府里。也不知陆恒是如何同隆庆帝说的,隆庆帝并没有立刻下旨缉拿镇国公世子,也没废了他世子的位置。大长公主面沉如水,手指微颤抖,捻动佛珠,“他不是贪功冒进的人,为何突然出城?你父亲不可能命令他这么做,到底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