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带着空间奔小康_分卷阅读19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8 (第2/3页)

到现在真是不可思议的。

普通家庭九十年代的富裕标志是配电脑、装空调、通电话。那时哪个同学家里有台电脑,还是非常酷炫的一件事,虽然只会听歌、看片、玩红警。

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

现在是91年四月份,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开发浦东的消息全国都会知道。

在陆建华的建议下,过完年李安明就直奔沪市,还招了两个汽修专业的大学生帮自己调查市场。

他把调查结果跟陆建华汇报后,就开始寻找合适的门面。其实陆建华更希望李安明可以买到地皮,就算是破房子也行,因为未来值钱的可不是房子而是地皮。

未来沪市的地标是陆家嘴的明珠塔,他让李安明往陆家嘴那边去租门面,还真让李安明找到了。

1983年沪市的广播局局长就提出要建新的电视台,一直到91年7月份才兴建。在这段时间里,闻讯而来的商人早就把附近的地皮挑得差不多了。

李安明来晚了,好的地段早就没了,不过他还是听陆建华的话,哪怕偏辟一点的也要先买下来再说。

门面租好之后李安明就找人装修,他把连在一起的五个门面全部租下来,打通之后就变成五百平左右的商铺了。

开汽修店面积不能少,毕竟晚上车是要放在里面的,连车都放不下怎么做生意啊?

李安明挖了两个退休的老师傅过来修车,除了徐阳和陈兵,他还招了三个人来当老师傅的徒弟。

国内的汽车行业经验薄弱,哪怕是老师傅也未必能能修好客人的车。

沪市是大城市,虽然浦东现在还在开发中,到处是兴建中的建筑。可是来往这里的、能开得上私家车的哪个不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汽修店不是没生意的,李安明就怕老师傅的手艺不够好,不能让客人满意。

徐阳和陈兵没课就往店里跑,两个人都很珍惜这份工作。徐阳干活儿非常勤奋,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抢着干。

陈兵也很积极主动,不过他的主动更多体现在提建议上。比如有些零件是店里没有的,是国内没法拿货必须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