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_分卷阅读2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6 (第3/3页)

边说话一边爬上,要喘不上气了啊,你好歹给个反应,跟我说不用讲了休息一下啊!怪不得这么大年纪都嫁不出去,明明是个这么好心的小娘子……打住打住!自己可是准备要报恩的人,不管她什么样子都要报恩!虽然长得奇怪点,脾气奇怪点,可是乡亲们说的没错,这样子好心的小娘子,没人要也太可怜了……

朱七郎其实是很委屈的,在这么一个交通不便,穷的叮当响的山沟沟的小村里,出来一个秀才有多不容易?主考官都说他可惜了,若有个更好的先生教导,一定不止现在这个名次,起码这手字不至于写成这个样子。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教他的人是村里另一个秀才,已经七十多的五叔祖,老人家自己的眼睛都花了,哪里能看得清他的字写得如何?教他全靠背啊!原本县里的官学都已经录取他了,食宿全免,他想着这么努力下去,说不定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呢?谁知道一道霹雳下来,他被村里人选中,成了报答赵千金的贡品。

没错,就是贡品。朱村自古以来就穷,穷的原因,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另一方面,便是缺水了。村子的一边儿倒是有条河,可是河道深,没法挖渠,又离田地远,想要浇一次地太困难了!朱村人祖祖辈辈都靠着挑水浇地,遇上旱期,一阵不下雨,地干的透透的,走上半个时辰一个来回的两桶水,往地里一浇,只能打湿一丈见方的地——而且第二天就又干的不像样了。

这样高强度的浇地工作,使得朱村人种地的工作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地方。一个壮年汉子,撑死了能种二亩地——浇水太困难了!更不要说一旦到了遇到干旱,水位进一步下降,到河边打水都需要拽上长长的一根绳子往里头扔。生存尚且困难,不要说富裕了!

这样的窘况一直持续到一年前,大名鼎鼎的赵千金来到了朱村。她是无意中路过这个村子的,看见村里的小孩子七八岁还光着屁股,皱着眉说:“太不讲究。”她在村里借宿了一夜,第二天爬山去,下了山就跟村里里正说,她在山上看村里的景色不错,想拿村里的景色作画,只是她上午看了,觉得景色有些单调,所以想改善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