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2/3页)
又试着去写信,才逐渐有了些生意,可也只够给侄儿的纸笔钱。”李想听的心酸,他当初来到宋朝,虽然是孤身一人,却幸运的遇到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这两个人真的像他的哥哥姐姐一样,收留他,照顾他,教他认字写字,教他礼仪,甚至连工作都替他找了……相比之下,带着侄儿来到开封的冯三郎过的比他要艰难很多。再仔细想想,冯三郎当初失去一切时的状况,与那个刚刚离开研究所的他何其相似,不,这不能够比的,冯三郎的情况比他糟糕多了,他那时候至少还有妈妈,有个家,不过就是丢掉了一份工作罢了,却颓唐的宛如天塌下来一般,不管妈妈如何焦急,如何心疼,他就是不肯走出自己的世界,把自己闷在那一个小小的房间里,一天天的折磨自己,折磨妈妈……如果他能早一点,早一点振作的话,一切是不是就会不同?李想抬起头,认真的看看冯三郎,这个曾经的喜爱玩乐享受的年轻人,其实从来都是个有责任心的男人,他比当年的他,强的太多了!“那你侄儿,你侄儿现在念书了?”李想想起他说起侄儿写字,便问了一句。提到侄儿,冯三郎的心情好了一些:“他考到官学了,平日里也住在官学。怪不得阿娘让我来开封,这边官学先生比青州教的好也就罢了,还管吃住。”说到这里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李兄,你不知道,我那个侄儿可懂事儿呢!小小的年纪便知道刻苦念书,官学里的老师都很喜欢。他还特别疼人,知道钱来得不容易,平日练字都是拿清水在桌子上画。有时候看着他,我就想,我小时候但凡有他一半儿的刻苦,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冯三郎说着说着,情绪又低了下来:“我是个没用的叔父,他那一个屋子里的学生,数他用的笔墨差!”李想轻声说:“你已经够努力的了,我想你侄儿一定会记得你这个叔父对他有多么的全心全意。”他本想说我送你些纸笔吧,可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如何帮助别人还不让人尴尬,这真不是他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冯三郎轻轻点点头:“他是个懂事儿的孩子,还在怀里抱着的时候,大嫂就走了,七八岁就又没了父亲。那会儿家里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