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9 (第1/3页)
首领吐血。他虽自己知道“护驾”不是这个意思,可总不能公然喊“别让皇上去大正殿啊”。真要这么喊,万一没兜住,伟大的程太师一定会反手一顶“谋逆”的帽子,甩在自己头上,等着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条。别说这首领,脑子还很清楚,就这千钧一发的当口,竟然权衡出了利弊。没人知道皇上回宫,所以皇上突然出现,就是谋划已久、有备而来。既然已经阻止不了皇帝去大正殿,不如赌一把“皇帝赢”?反正“护驾”肯定没错。万一皇帝没赢,也不过就是自己没打得过兴云山庄这些“狗强盗”而已。于是首领也喊着“护驾”,一路跑向大正殿。他跑得特别快,喊得特别响,希望能让大正殿的早点听到,也算自己尽力传了话。不得不说,此人非常狡猾。果然,侍卫们大呼小叫“护驾”的声浪,真的比弘晖皇帝本人更早“抵达”了大正殿。大正殿原是大靖皇帝每日举行朝会之处。但大靖从靖显宗起,皇帝不上朝的日子就越来越多,故此大正殿在皇帝不上朝的日子,就用来举行大朝会。此时,大正殿的宝座上没有人。往日的大朝会,孙太后偶尔会在珠帘后坐着,但一般提不出什么有效意见。今日孙太后没来,帘子便连晃动都懒得晃动。大靖朝“鞠躬尽瘁”的程博简程太师,立在宝座往下五级的平台上。百宫们进殿站定之后,会向着空荡荡的宝座和帘子象模象样地叩拜。程博简站得比百官高,他也会跟着叩拜,但内心里,却觉得百官是叩拜的自己。此时的大正殿站着百来号官员,各自议奏着各部衙的要事。其实绝大部分事务早已通过奏折的形式呈到内阁,辛勤的程太师也早已亲自给这些事务下了意见。极少部分则被挑选出来,呈到皇帝面前,让皇帝抄一遍程太师的意见。所以大正殿上的大朝会,其实议不了什么事。但大朝会每次又搞得一本正经。因为不搞,有人是要闹事的。朝中有一种官员,非常难搞。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文官,又以御史为首。他们还有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叫“言官”。言官,说白了,就是提意见,挑刺。说政策不好,说执行不好,说态度不好,反正,挑着角度说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