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4 (第2/3页)
举行。“你说,这不是拖累人吗?”李谦和姜宪的长子,生而尊贵。周岁礼弄不好会方来贺,在汾阳老家举行,大家都要去汾阳道贺,不说别的,就这车马劳顿,弄不好会折腾几条人命去。姜宪觉得这样不是件好事。“还有太皇太后那这。”她叹气道,“算着日子。说我们若是不给孩子办百日礼,她老人家来办。我估算着过几天宫里就会来人了。“只是不知道这次派过来的是谁?“原来我离京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三年见。现在倒好,说明年的这个时候,孩子有岁半了,路上走慢些,正好到京城过夏天——京城的四月,天气最好,就是炎夏,也是早晚凉爽,是最舒服的季节了。我就这样算算,十月份去汾阳,然后回来过年,二月份再出门,这下半年就别想消停了。“我倒没什么。可孩子这么小,有经得住吗?”董家大小姐看姜宪,觉得没有哪个女子比她更幸运了。可如今听姜宪这么说,倒应了那句“各人有各人的苦恼”。她不由劝道:“那您就跟王爷说说呗!我看王爷不像寻常的男子,这内宅的事他也愿意帮您出头。”“那是!”提到李谦,姜宪笑得甜蜜,道,“他要是不愿意帮我,我可要郁闷死了。”不然她嫁给了赵啸,长住京城,哪里有这么多的恼烦。但李谦比她以为的更好——前世,她和李谦也不过遥遥相望,真正能不能在起生活,她心里也没有底。由此看来,有些事到不必想得那深远,还没开始就担心害怕,不愿意去尝试,那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尝试过了,才真正知道好坏。董大小姐就道:“慎哥儿的百日礼要是定下来了,您定得提前告诉我声。我二叔家要嫁女儿,我们怕和慎哥儿的百日礼定在了天。”到时候董家的人怎么好过来喝百日酒。姜宪闻言有些意外,道:“你二叔家哪个女儿出嫁?之前怎么没有听到风声?”去年夏天的在骊山避暑,董家的几个女孩子常过来蹿门,和李冬至玩得很好。若是其中的个女儿出嫁,不要说他们了,就是李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