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7 (第2/3页)
br>对于南北国的生活方式,他因为习惯,更因为曾经历伤痛,而产生过渴望。傅柔组建了金柔商队后,换回了不少佐料和工具,偶尔闲暇时,傅柔会亲自下厨,做一些穆国的菜式,铁奴喜欢吃,更有意让荼芺本部的族人都尝一尝,学一学。潜移默化的,荼芺本部的族人慢慢接受了穆国的一些饮食,而养蚕缫丝织布,更是傅柔一手促成。但荼芺大部建立也不过才两年多时间,铁奴和傅柔这种温和的教化方式还没有彻底推开。铁奴了解朔北部落的脾性,他们习惯了天大地大的广阔无垠的视野和每日里骑马奔驰的酣畅淋漓的自由,要他们突然局限在一村一县,极有可能不适应。“那就换驻地。我们先将荼芺本部的族人迁过来,留下驻地和一些人帮助朔北部落熟悉北国的生活,教他们养蚕缫丝等劳作。闵州出盐,还有沃土,等我们打下闵州,将本部的族人迁到闵州也方便。还可以说咱们本部已经帮其他部落开垦了耕地并滋养了土地。”傅柔很早就已经在心中构想过这些,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早已准备了答案,此时佯作急中生智,脱口而出。“铁奴哥哥,国家和部落一样,都是由人组成的。但区别是,部落大多都是同系氏族,有血缘关系,即便酋长没了,大家还会因血缘而聚合在一起。但是,如果国没了,百姓成了散民,没有归属感,他们便会自行聚集到认为比较安全的一方或自成一伙。在城外虎视眈眈的方是时军与穆国百姓有着同样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他们自然会投靠过去,孤立荼芺军。”“南北国百姓不同部落族人游牧为生,对土地十分依赖。一旦我们称国,再对百姓施以好处,他们依赖祖祖辈辈生长的土地,便不会轻易离开。我们保住曙城的百姓,便是荼芺部接纳北国人的明证。”“穆国土地贫瘠不只是土地本身造成,与穆国王廷的苛政迫使百姓不得不想出更便捷迅速的方法上缴足够的税赋,而舍弃了耐心滋养土地有巨大的关系。草原上的羊粪马粪都是滋养土地的好肥料,我们给百姓提供安稳平和的生活,只要得人心,他们便会归附过来。”“届时,我们有幅员辽阔的朔北荒原和草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