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52 (第2/3页)
有了将近十五亿美金的存款,可对于他要做的事情来说还是太少,“百代”的收购势在必行;四亿美金的大制作,四亿完全不够;也要继续烧钱……即使他的存款还在以夸张的速度增加,面对即将到来的烧钱计划,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他必须抓住每一个捞钱的机会,于是程晓羽决定残忍的把彼得·科普拉打落尘埃,让他明白有些人可以踩,可以借力,但有些人是他惹了就要付出代价的。所以,程晓羽在快两年没有发“细语”之后,发的第一条“细语”就是霸气的挑战,不管彼得·科普拉接受不接受,他都要利用这个机会,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一部小成本的恐怖片,在圈一波钱。画下一个星期的时间限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消费热度,如果时间过长,关注者的热情消耗殆尽,也就达不到宣传效果,并且对别人来说,一个星期也许拍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但是程晓羽脑海里有丰富的素材。这一次程晓羽盯上的是“伪纪录片”,没有什么能比“伪纪录片”更能以小搏大了,在程晓羽记忆中投资六万美金的全球揽获两亿多美金,投资一万美金的,全球揽获一点五亿票房。程晓羽相信以自己现在的名声和实力,用“伪纪录片”的新颖形式,轻松卷走两个亿,应该毫无问题,这个时空也有“伪纪录片”这种类型的电影,但是并没有出现和这种现象级的“伪纪录片”电影。其实在程晓羽看来和都只能说拍摄水平一般,主要托的病毒营销的福气,如今程晓羽已经释放出了“病毒营销”这个伪纪录片宣传手段的最佳搭档,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现象级的伪纪录片出现。与其便宜别人,不如自己捞钱,于是程晓羽就打算利用彼得·科普拉完成自己一分钱都不需要花的“病毒营销”。程晓羽在网上搜索了几部这个时代的伪纪录片来看,数量不是很多,并且没有一部能够登上大荧幕,甚至在视频网站并没有“伪纪录片”这个分类。程晓羽只有靠“必应”搜索才能找到一些这种类型的电影,他看了一下在油管上面点击率最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