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_分卷阅读113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1 (第2/3页)

说,这部电影当然不是完美无瑕的,作为一个商业片来说,它算的上合格,但从内容上来说,严重缺乏深度,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拍摄,也是因为成本低,回报高,这部电影卖的就是创意。

这部电影和一般的好莱坞电影截然不同,一般的好莱坞电影中都喜欢在里面设置导师和反派,但这部电影,准确的来说是没有导师和反派的,摆在程晓羽面前的难题就是:“需不需要设置?”

对于基督徒,最大的导师是上帝,然而一旦没有指引式的人物,故事容易落入假大空之中。就算是在自我救赎的故事里,导师通常都必不可少,像他已经写完了的剧本里的摩根·弗里曼。

程晓羽这个时候在想需要不需要强化一下电影中珍惜生命的剧情,唯一能够多加笔墨的人物应该就是那个黑人殡葬员。

至于反派,在这样一个故事中,每个人似乎都是伙伴或盟友,反派就只有那个最该死的死神,可它只是个功能性角色。

程晓羽仔细的思考,在这个故事里安插反派似乎不太合适,死神本身就是不可战胜的了,还增加反派就有点画蛇添足,没必要强行去弄点什么关于人性的思考,人生哲学适当的去表达就好,过度说教会打乱整个电影的节奏。

可程晓羽仔细回忆整部电影,却不知道该如何借用电影中的人物,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秒,谁也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来临”。

这部电影其实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程晓羽却不能安排死神现身来给观众们上课,这叫程晓羽很费思量……之所以没有选择,是因为这部电影更对演技的要求不高,而且更加适合贾斯丁·比伯担任男主角,可以让贾斯丁·比伯还有孙静遥刷一点经验值。

在这部戏里,孙静遥的戏份就多很多了,不像是上一部电影,刚出来没多久就领了便当,完成了打酱油的使命,但程晓羽给她的角色确实这部电影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了……

程晓羽看着电脑屏幕发呆,手搁在键盘上打了几个字又删除掉,脑子里空空如也,没什么灵感,但他的心里一直在问着自己:“你经历过死亡,那么死亡教会了你什么!”

他看着发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