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56 (第2/3页)
钱的三弟。可惜后悔早已经来不及了……以司徒恽的阅历,又怎会不明白司徒明的后悔。他抿了一口热茶才道:“老二啊,当初还在大燕时,咱们家的族学可是数一数二的。最鼎盛的时候,单是学子便有五六百人。”司徒明苦涩一笑:“最鼎盛的时候我们兄弟自然是没赶上,但儿子在族学念书的时候,学子也有近两百人。”司徒恽有些怅然:“是啊,那时还有两百人,如今咱们司徒家哪里还有什么族学。”司徒明道:“这也不难,如今咱们家出了皇后,再也没有人敢随意讥讽。只要父亲有办学的打算,银钱交给儿子去筹措。”司徒曜越发欣慰。四个儿子中,老二始终还是最懂他,也最愿意替他分忧解难的一个。他笑道:“银钱不是问题,缺的是博学的大儒。”☆、第一百三十五章很不满(上)大燕成国公府之所以历经一百多年屹立不倒,除却历代成国公为人处世小心谨慎外,同族学向朝廷不断地输送人才有直接的关系。如今六孙女做了大宋皇后,司徒家至少能再延续三代的富贵,身为一家之主的司徒恽已经非常满足。要说他如今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想在有生之年重塑司徒家的声望。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就拿最基础的建族学来说,银钱充裕是远远不够的。司徒明已经三十多岁,商场沉浮十几年,怎可能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方才他之所以主动应承筹措银钱一事,无非是想哄父亲高兴罢了。他不是世子,这辈子更不可能当族长,司徒家的声望轮不到他去操心。这种事办不好被人说无能,办好了也是为他人做嫁衣,他吃饱了撑着才去卖命。更何况,在族学里念书的经历,是他这辈子最不堪的回忆之一。他好容易才摆脱了那些噩梦,难道又出一大笔钱再把它们拉回来么?司徒明把真实的想法压下,唇边扯出一个笑容:“这种事情一时半会也急不得,还是等父亲把差事办妥再说。”司徒恽道:“这是自然,老二呐……”司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