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_分卷阅读69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3 (第2/3页)

增强了不少。

但宋军本以步战起家,后来又耗时十几年,几乎倾尽全力才打造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铁骑。

正是因为有了这支铁骑,大宋才能在短短数年之间压了燕国一头。

昌隆帝野心非常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耐性也远不如从前。

因此,按部就班步步为营这些最稳妥的做法,在如今的他看来却太过消极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一个纯粹的赌徒。

年少时敢用整个家族的命运去赌一个未知的前程,如今的他同样敢用中原的半壁江山去赌整个天下。

但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

譬如说建立一支与骑兵同样强大的水军。

骑兵不仅需要数量庞大的马匹,还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甲胄、兵器,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

单是每年消耗的银钱和粮草便是步军的许多倍。

而水军比起骑兵,所耗费的粮饷只多不少。

两相权衡之下,大宋主要的敌人是燕国和契丹,因此骑兵的作用暂时大于水军,昌隆帝只能忍痛暂时搁置了水军的建设。

尤其是擅长水战的勇义侯殉国之后,大宋的水军几乎成了一盘散沙。

虽然尚有镇远将军这样的老将统兵,但他年事太高,早已经不堪重负。

而周夙有能力人又年轻,似乎又让昌隆帝看到了建立强大水军的希望。

最大顾虑便是时间。

本来他打算拿出耐心给周夙五到十年的时间,相信他一定能够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

可如今看来却有些来不及了。

昌隆帝又看了一遍手中的军报,重重叹了一口气。

南疆大乱波及燕宋两国,看似情势危急,其实更是机遇。

弄得好了说不定能扩大版图,再不济也能让南疆对大宋俯首称臣。

可如今他手头能打水战的军队只有周夙手中那几万人,擅长山地作战更是少之又少。

这么好的机会他一旦抓不住,那姓卓的女人却绝不会手软。

一旦……

立在他身侧的的吴公公知道昌隆帝在愁什么,可他只会伺候人,哪里有那个本事替主子分忧。

不得已他只能轻声唤道:“圣上,您前儿还对长孙殿下说,等军报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