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_分卷阅读7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38 (第2/3页)

真正议论出这些,站在未来中心的人却不自知,他们只想把眼前一点事情做得更好。

殷胥听闻交引在市场上流通的约有三分之一不会被兑现,心里冒出来了个别的想法。

他眯眼道:“咱们当时说,如果多铸多少铜币就能满足各地市易了?”

俱泰刚要开口,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眼睛亮了,声音轻了:“三成左右……”

俩人心里是什么意思,一句话便通了。

俱泰又惊又喜又担忧道:“我曾听竹侍郎提起过,蜀地有一名蜀商,您该知道,就那个隐藏姓名,托手下掌柜互搏,告咱们官府炼矾厂的。她就是因为交易的额度太大,三艘大船未必能运那么多的铜钱,蜀地又不太产金,她便命人用木牌刻着价额、时间、标号,交易后可以从蜀地拿到他们在长安洛阳附近的分号,不差分毫,随叫随到的兑换成铜钱金银。”

崔季明愣了一下:这是舒窈搞出来的?之前倒是夏辰带兵攻入蜀地的时候,她也去了,蜀地如今经济甚至盛于战前,她是为了应对交易价额过高想出的点子?

俱泰又道:“因木牌一旦修改就能被认出来,而且两边都有账目沟通对应,所以一直没出问题。就是写标号数字太麻烦,刻着都要等,甚至有用各类纸品来画图写钱数的了,当然防伪造都用在了那图画之中。竹侍郎那时与我说起,若是商贾都能被信任,我们朝廷都发了交引,就发这种可以兑换钱币的又能如何?”

殷胥道:“又是这竹侍郎,我记得他原先还是巡官,如今升为侍郎了。你倒是喜欢他,几句话不离,是想提携着一点?叫什么来着?”

俱泰一笑:“做事妥当,心思细腻,年轻才俊又通商行,臣不知还有谁能比他更合适。名叫竹承语。”

殷胥想了想:“倒是我曾认识一位刺史,清明忠诚,与他只差一字,不知是不是一家人。”

崔季明听着愈发觉得这名字耳熟,低头翻开自己拿过来的那信件一看,过不然,其中一封就是写着竹承语四个字,是裴六夹在寄给张富十的信件里,委托他找办法递给俱泰。张富十就找到了跟俱泰私交不错的崔季明。

只是不等她开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