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03 (第3/3页)
失,却而代之便是这些黑衣大食。他们的辉煌绝不亚于大邺,这些阿拉伯人一面在广州落足,一面又和大邺在陆路上沟通。大约五六年前大邺派贺拔庆元回收西域的时候,因为当时国力并不是十分强盛,于是只收回了大半,还有一小半在北突厥手里。贺逻鹘当时是满心欢喜,拼命发展那一段区域,也将整个北突厥的中心西移。这一移不要紧,正好怼在大邺和阿拉伯王朝之间了。这几年,富饶的波斯被吞并,正是阿拉伯王朝的全盛扩张时期,兵强马壮,贺逻鹘被打的相当惨。这是相当一方面的压力,还有东部北部的严苛气候,奚与契丹的叛变,阿拉伯王朝开始的天主教渗透,想要参与大邺政治叛乱却被打回来的损失等等。贺逻鹘被逼的实在是没办法了,北突厥境内越是怨声载道他用更大的力量镇压内部,屠戮农奴,苛政苛刑。然而并非像大邺境内,镇压往往伴随着起义。北突厥内部居然就这样被奴役了下来,百万的奴隶就这么活了好几年。可贺逻鹘可没什么得意的,一个个奴隶都已经衣不蔽体满心麻木,然而北突厥的生产力也较其父颉利可汗时期锐减到三分之一。一点能种地的区域,收获粮米都是一株拿到的比种子多几倍罢了;养牛羊,养马,死亡率在一半以上,还时常爆发疫病;再加上贵族向下实行的酷刑和对黑色大食们的战争,四处都是因刑法没舌头、因战争没胳膊手指,浑身土色,头发被剃光,穿着单薄的毛皮的奴隶。阿史那燕罗从小就是贵族阶级,从他出生的时候就有女奴跪在床边供他的母亲暖脚,他很难去怜悯奴隶,但他也明显感觉到手下的部队从士兵变成兵奴之后的战斗力下滑;而且作为贵族的生活,因为北突厥整体的滑坡,他自己能用的高档金器骨器数量锐减,连绸缎的衣服都是千金难求了。贺逻鹘是可汗之子,生在牙帐之下,而阿史那却是地方出生,他是有家乡的人。在牙帐的政策下,他回头看向自己的家乡,成片的牛羊已经再不多见,找不到成片炊烟缭绕的帐篷和奔跑的男女,看不见春季草丛下连绵的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