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8 (第1/3页)
箭矢点燃烧秃,烟火与惨叫缭绕着这座城。他也沉默了。这才只是长江沿岸的一小片地方,难道广袤的江南,都要这样一寸一寸血肉横飞的打下来么?有没有更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一争端,如果他们的三线行动足够顺利,打的南周足够痛,他们有没有可能尽早议和投降?他能开出什么条件,运用什么计谋,才能迫使对方同意求和?第308章305.0305.殷胥想过要和谈,但和谈有个前提,就是要打的对方足够痛,知道畏惧了才可以谈。若南周觉得是可以将他们打回长江北岸去的,他们就不可能坐的下来。然而问题是,其他两线推进迅速,而崔季明却被暂时阻隔在了岳州一带。在打下荆州没几日后,宜昌的那部分凉州兵这才顺水而下,朝廷的船只早早从陆路运到宜昌,但由于带队的考风粮草被切断,不得不暂时进入山中躲避。虽然他们一路有些狼狈,却击退了大部分南周的士兵。崔季明尝试进攻过一两次洞庭湖,却也因为比较缺乏湖内作战的经验,都没有讨到好去,于是决定不如先和凉州士兵向西,收复长江沿线。此时蜀中大捷的消息也传来,裴敬羽的后方部队被洱海而来的小国蛮兵和大邺士兵联手拦截,裴敬羽则决定继续进入蜀中,因突发事件而主将不在,必定是方寸大乱,后头半截没头的蛇身一时间筋脉寸断,一直被击退到黔中的思州一带,洱海士兵因行军太远而有些不满,进攻的势头暂时停歇在了这里。说是停歇,这些半民半军出身的南周士兵却更像是生活在了思州,只是其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微妙改变。裴敬羽手下的这一支入蜀军队,一小部分是他留存的裴姓私兵,绝大多数是各地征收的军户,他入军后,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是裴家手下的,底层官员才是从军户之中选拔出的。而裴敬羽带不到一半的兵力入蜀,如今已经千里之隔,留下的这部分兵力中只有几人是裴家手下,绝大多数都是军户出身。裴敬羽人走了,传令还在,一次次从蜀中传递消息要他们反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