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3 (第2/3页)
很多事情人为不可能算得到,但发生后,推波助澜的恰好。比如你若是没有去成功救下康将军,阿史那燕罗不会被突厥营帐下其他几位俟斤抓住把柄,导致他们大营内斗混乱;若是你没到东风镇去,阿史那燕罗纵然对言玉积怨已深,但可能不会将这种恼怒怀疑推到撕破脸皮的程度。”的确是,如今由于贺逻鹘的大军本就质量较差。再加上贺逻鹘忙于搬迁新都,阿史那燕罗与其他各部首领显然不够配合,言玉差点被围杀,行归于周又不可能再和贺逻鹘合作,那几十万军队纸糊的架子在伺仠弹尽粮绝的几万兵力下,节节败退。而康将军与夏将军在东西两侧的围堵,也只是怕伺仠兜不住这么长的战线,帮他围好了,让他能够打包带走。在这个碗状的圈套外,贺拔庆元带着几万兵力,打算将混乱的陇右道,一个个敲打,收复的服服帖帖。如今的捷报一波波往三州一线传来,好似边关多少年都未有过这样令人扬眉吐气的胜利了。可伺仠毕竟是被憋在张掖河附近太久了,他再如何拼,也只能冲出最势不可挡的一波去,后继无力,显然很难在人海攻势下回到突厥深处的都城。伺仠也意识到了这点,而殷胥与薛菱共同讨论过的文书,也早就预想到了这种状况。就是划定清楚的界限,绝不给予伺仠半分援助,但纵然他大军背后露出破绽,也决不出尔反尔。伺仠发现自己难以夺下牙帐时,必定会将内部安定下来。为了振奋自己的下属士兵,他需要发展草场,需要自立为王有个看起来正统的名号。一个新的国度便出现了。殷胥要的不是突厥几场战役的大败,要的是伺仠能自立为国,长时间的与贺逻鹘对立。不但相互消磨实力,更重要的是两国之间的结构、地理环境也不同,若能像东西突厥那般,连百姓都对各自的国家有了新的认知,那才是殷胥最想看到的。只是这样的文书,能使三省未流出消息,使殷邛这般多疑的人同意,快马送至边关,其中薛菱怕也是使出了不少手段。当一行人到肃州城外时,俱泰这才从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包来,递给了崔季明:“这是当初三郎投给我的本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