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33 (第1/3页)
一道,非但没有实现驱虎吞狼,狼和虎都跑到了内阁之中。当然了,唐毅也不是善茬子,他立刻在廷推还以颜色,只给张四维一票险过,彰显唐党的强大掌控能力。一番纷扰下来,内阁的局面终于确定下来,除了首辅李春芳之外,依次是次辅唐毅、赵贞吉、高拱、陈以勤、张居正、唐汝楫、张四维。大明最强男团,就此诞生!第916章内阁会议一下子增加了五位大学士,算上首辅李春芳,内阁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八人。其中既有公认的名臣干吏,也有宿老新秀,徐党、唐党、晋党,应有尽有。很多人对全新的内阁充满了希望,比如徐渭、王世贞、申时行、沈林、王锡爵、罗万化等翰林官,纷纷摇旗呐喊,盛赞是众正盈朝,能臣辈出‘定能挽天倾,重整大明’。可是在一些大佬的眼睛里,却丝毫不看好。杨博只有一句评价:龙多了不治水!他这话可是说出了很多人的担忧,眼下内阁复杂的程度,是以往的十倍百倍不止。抛开李春芳和唐毅,其余六位阁老,有四位帝师,分属两大阵营,以高拱领衔,可以称作改革派,张居正和张四维,大张小张都是站在高拱一边。张居正不用说了,他早就和高拱交好,主张也类似,这一次高拱回归,张居正提前到通州秘密迎接,两个人谈了一整夜,手拉手,抱成了一团。至于张四维,他资历最浅,偏偏又不是帝师,算起来是最尴尬的一位,不过他代表着庞大的晋党,也没有人敢小瞧。其实张四维能通过廷推,高拱是帮了忙的,要不然凭着唐毅的实力,直接把张四维给阴了。小张同学为了自保,也为了晋党的利益,必须站在高拱一边。剩下的三位阁老,以赵贞吉领衔,加上陈以勤和唐汝楫,就是相对保守的代名词,赵贞吉是徐党最大的保护神,不用多说,陈以勤和唐汝楫都主张恢复祖制,和赵贞吉脾胃相投,凑成了一伙。看起来是三对三,可是这里面的错综复杂,一言难尽,首先陈以勤是赵贞吉的同乡,偏偏又是高拱的同科,两个人在潜邸九年,结成了深厚情谊,一手托两家,陈以勤的位置有些尴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