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06 (第1/3页)
把徐阶赶下台。至于威胁大明江山,对不起,徐阁老没有那个份量!现在只差临门一脚,就看杨博有什么妙招,能把徐阶赶走了。……“父亲,华亭又上了辞呈!”杨俊民兴匆匆将一份副本,送到了杨博的面前。老杨博没有马上反应,依旧挥动大笔,写着书法。杨俊民暗自惊叹,老爹不愧是统帅千军万马的人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自己真该好好学学!他满心崇拜,却不知道老杨博笼在袖子里的手不停颤抖,一股狂喜在胸中奔涌。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徐阶你到底输了!放下了毛笔,杨博闭上了眼睛,缓缓出了口气,拿起奏疏,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奏疏很长,徐阶花了无数的笔墨,替自己辩解。比如张齐弹劾他借遗诏之名,诽谤先帝,徐阶就说道当年谏阻先帝者,非只一人,全都无力改变先帝之心,老臣上书,也不过多一个被罢黜廷杖的官吏而已,于事无补。遗诏那是以先帝之名发布,为了先帝收拾残局,挽回人心,是万民感恩戴德,加倍效忠新君。至于和严嵩的问题,徐阶更是不吝笔墨,他指出自己并非一味迎合严嵩,而是做了许多谏阻的工作,从中调停,回护忠良。奈何严嵩威望,官职,圣眷,实力,具在老臣之上,无力与之正面争衡,当年曲意迎合严党者,又岂止老臣一人,比如少保胡宗宪等等,都给严家父子送了大礼。人们说胡宗宪是大局为重,不得不为,奈何到了老夫身上,就是居心叵测,阴险小人,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徐阶拉拉杂杂,的确把他的难处说了出来,辩驳了很多指责,当然也用了大量的春秋笔法,替自己喊冤。可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杨博把奏疏翻到了最后,徐阶再度郑重请辞,希望能够致仕回家,颐养天年。他提起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字:准!然后回头,看了一眼儿子,笑呵呵道:“为父这一招如何?”杨俊民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下巴差点掉下来,还可以这么玩啊!历来大臣请辞,皇帝都会慰留,或许是三顾茅庐留下来的规矩,一般都要上书三次,以示诚意,而皇帝也要再三挽留,这样才能显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