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54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5 (第2/3页)

要的就是它作为一块广告牌,吸引更多的人到港镇来。”

魏镇长微微蹙额,下意识地将目光转向郝教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郝教授却是连连摆手:“我只搞技术,我从来不管商业问题。”

魏镇长轻轻地叹气:“那里头种出来养出来的东西,咱们卖多少钱才合适呢?”

卖少了,连丁点儿本钱都收不回头。

卖多了,可得卖给谁呀?

林蕊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咱们港镇水里头上出来的,那不都是土特产嘛。干嘛非要急着卖呢,当成礼物送人多好。”

她神秘地眨了眨眼睛,“这鱼菜共生种出来的蔬菜,去参观的大领导们吃了都夸好。”

优胜劣汰的生物学属性使得人类天生具备慕强心理,得到大人物认可的东西,身价会立刻不一样。

尤其对于政府官员而言,那种微妙的同款需求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鱼菜共生的投入成本决定了起码在短期内其间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高档餐厅。

而高级餐饮从来都与权跟钱,官跟商脱不了干系。

起码在短时间内这个问题都不可能消除。

毕竟,现在是咱们求着人家来投资。

江州饭店一碟子盐水鹅可要卖十一块钱哩。

魏镇长愣了下,旋即笑了起来:“对对,这就是高档蔬菜礼盒。”

“咱们就按照进口蔬菜水果的价格对外销售。”林蕊嘴皮子爽利得很,“也不用特地拉出去卖,过来参观的游客,愿意买咱们才卖。”

先把噱头造起来,将港镇食品生态有机的招牌打出去。

魏镇长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道:“我会好好考虑,这个不是小事情,得开了会,大家伙儿都表态才能定下来。”

重新建个10亩地的蔬菜大棚,必须还得是钢构玻璃的,那投入成本实在太吓人了。

再加上其它的设备,一亩地就要好几万块钱,这个投入可真是下了血本。

林蕊笑眯眯的:“我不急,您慢慢想。我先在我们家建起来。等长出来了,我卖给您。”

国庆假剩下的假期,林蕊悉数奉献给了虹吸浇灌器。

魏镇长长吁短叹,农民苦啊,农民不容易。

这种个菜,花费的人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