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4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5 (第2/3页)


“这个电动手持刷不错,我爱人很喜欢。”教授微微地笑,“你可以买回去送给你母亲。”

林蕊财大气粗地点头,指着苏木问教授:“他呢,有没有适合给他的礼物?”

“有电视游戏机,不过价格比较贵,要一百一十五卢布。”

林蕊豪气地点头:“买了。”

苏木立刻反对:“想都不要想,我不会给你玩游戏的。”

少女抱着他的胳膊,各种撒娇。

劳逸结合嘛,她每天这么辛苦,实在需要放松精神。

苏木板着脸,这是原则性问题,坚决不能打破。

教授看着他们微笑,又转而推荐了一款可以听广播的手表跟一种耳机扬声器。

林蕊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在她的印象中,苏联产以笨重而著称。然而她面前摆放的产品,造型其实相当时髦。

教授与售货员轻声交谈了几句,等待对方拿商品的时间里,他微笑道:“苏联产的质量很不错。要说有问题,就是他们忽视了军用转民用。即使转了民用,也是特权分子专享,没有让老百姓用上。”

林蕊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使用的是“他们”这个词。

少女笑容可掬地邀请教授:“您什么时候回国探亲啊?我家在江州,我爸是一家纺织厂的厂长。外头的那位叔叔厂子生产电动自行车。我哥有家食品厂,都需要技术指导呢。”

大表哥赶紧走进店里头,朝教授微笑:“不好意思啊,教授。我这个妹妹他比较活泼。”

教授摆摆手:“没事,承蒙错爱。我就是个教书匠,不会什么技术指导。况且现在回去也没那么方便。”

“学术交流呢。”林蕊大着胆子看他,“倘若国内的大学往您的单位发邀请函,双方进行学术交流,您是否愿意回来看看。”

教授但笑不语。

大表哥直接将林蕊拽到边上,万分无奈:“你干嘛呢,姑娘。”

出门旅个游,想把电动自行车卖到苏联,想从从苏联进口鸡爪都可以。

这事儿要下定决心搞,完全有可操作空间。

苏联人不会处理鸡爪没关系啊,我们国家的人会就行。

无论是劳务输出还是其他什么办法,总归都有办法来处理。

她盯着人家教授干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