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6 (第2/3页)
火地安排家里头以后的出路,心中柔情百结。他安安静静地听妻子絮叨完了,才犹豫着说出自己的打算:“我想接下这个纺织厂。”郑云一愣,旋即忍不住担忧:“红星厂的情况,我知道点儿,他们年前就停产了。”这种街道工厂,就跟菟丝花似的,根本就没有独立存活的能力,全靠母厂输血。就跟母鸟喂小鸟一样,母鸟都饿得奄奄一息,哪儿来的虫子塞到小鸟嘴里头?眼下纺织厂自己都捉襟见肘,难以维系。前年招收过新人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对外招工。可见厂里头的问题早就存在。眼下丈夫接手了红星厂,又要怎么办呢?林建明试着跟妻子分析:“纺织厂还是大有可作为的。后面市场肯定能够扩大化。”现在大家做衣服不用布票,十分方便。逢年过节不说,就是平常手上有了余钱也很愿意买两件新衣服赶回时髦。“街道工厂最大的好处在于里头的职工并没有正式编制。”林建明一点点地跟妻子说自己的考量。临时工想要挣钱就得老老实实的工作,否则很可能就被他人顶掉了位置。当然也有可能,人家家里头并不缺钱,只是需要一个工作岗位待着。但是如果他们的家境真优越,到一定程度势必少就安排进国企当正式工人,也不至于挂着临时工的牌子了。只要不是必须得供起来的祖宗,林建明很有决心去啃一啃硬骨头。郑云还是掩不住担忧:“可是现在厂里头根本就没有资金可以开工啊,你打算怎么处理?”工厂不生产就生存不下去,那还怎么谈发展?林建明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第一,先将库存的货想办法卖出去。第二,想办法找投资。”郑云脱口而出:“这时候,你找谁投资去?”话音一落,她猛然反应过来,“你……”丈夫说的投资者,该不会就是他本人吧?郑云在心中飞快地算着数字。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他们夫妻近乎以利滚利的方式经营着国库券倒卖,积累下来的财富的确已经小百万。当具体数字浮现在郑云的脑海中时,她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