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26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9 (第2/3页)

依靠燃油发电。”

旁边表情凝滞的镇领导等人的面色终于松弛了下来。

林蕊总算挣脱了她姐的束缚,却迫不及待地强调:“可是你还是得找地方充电。混合动力的主要能源应该是电力,不然还叫什么电力汽车?”

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能不能造出车子来,而是如何配套设施从何而来。

厂长信心十足:“只要我们厂生产的汽车质量好,国家政策一定会扶持的。”

一直在边上没吭声的卢定安却摇了摇头:“现在国家正缩紧政策。”

他先前关注点都落在了如何实现汽车依靠电力运转起来,倒是下意识地忽略了充电问题。

他本以为现在电网发展如此迅速,即使绝大部分乡村也实现了家家通电,充电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他却不得不考虑,车子得去哪里充电。

难道从居民家中拖一个插线板出来充电吗?这显然不现实。一辆车得充电多久才能上路跑?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与大批资金的投入。

然而从十月份开始,全国范围内大批基建项目都停下了,不少乡镇企业也关门大吉。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国家会掏出大批资金来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吗?

林蕊焦急地强调:“解决不了充电站的问题,一切都白搭。”

既然陆教授跟王教授都说现在国外也在研究电动汽车,那以国人的聪明敏锐程度,能想到电动汽车发展前景的肯定不止眼前西板桥的这群胸怀壮志的人。

可是,直到三十年后,电动汽车的发展事实上仍然不容乐观,全靠国家政策扶持艰难前行。

以林蕊的直觉,国家政策不会补贴一个行业三十年。

毕竟,我们国家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都没做到,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哪儿来的那么多真金白银填窟窿?

大人们的表情都有点儿尴尬。

这就好比爬楼去吃烧烤,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跋山涉水好不容易爬到了顶楼。

啪,眼前一道铁门,门里头火锅滋滋冒着热气,铁板烧上的肉都烤好了,你却没有钥匙进不去。

王教授愣了下,微微蹙额,旋即又轻松起来:“车上备电池,就跟备用车胎一样。一旦汽车电池耗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