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7 (第1/3页)
妹妹就是这世界上最本事的女孩子,没有之一。显然,这个战友也知道他这个习惯,所以也没有在意他这让人牙疼的语气,相反倒是忍不住调侃了顾小麦一把。“要真是那样,小麦啊,你可要努力了,这样一个有本事的妹妹,你这哥哥当的可就压力大的很呢。”这话说的很在理,要是以前,估计顾小麦一定会脸色一变,然后忍不住想怎么才能赶上去,可今天却不一样,他只是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然后微微垂头,将手里的信放到抽屉里锁好,然后微微挺直了背脊,说到:“那是,我一定也能很厉害,不然可没脸见妹妹。”这又是啥情况?第186章小麦上学要求进步这事儿不是什么人的专利,而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的,比如顾小麦同志,就很不错。部队里待了这么些年,不单是给部队送上了简易弩的趁手武器,让驻扎在偏远地带的部队在不浪费子弹的情况下,都能有法子打猎吃肉,改善伙食。还送上了家传的香皂方子,让部队后勤多了一项紧俏物资自力更生的典型,节约了国家资源,丰富了后勤供给,这都是实打实的功劳。再加上这几年的工作评定上也全在优等。这样的好同志那就要多给点上进的机会,不然岂不是寒了战士们的心嘛。看看,这么充分的理由,你肯定猜到了,是的,我们的顾小麦同志长期的好表现,加上一年四季不间断的礼尚往来,大方义气,终于获得了最好的收获,在阿米高中毕业的这一年,也顺利的被推荐上了军校,成了一名军校大学生。啥?大学不招了?那是高中生没法子高考了,却不是说真的一个学生都没有了,这不是还能有工农兵推荐上学的政策嘛,怎么可能没人?只是这个推荐上学。。。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倒退,两汉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世家大族的庞大,举荐制度让人才流动成为奢望,士庶等级让多少有才之士扼腕,隋唐用了多少年,多少鲜血才捧出了科举制度?即使这科举未必真的做到了人人平等,未必真的适应如今的年代,可到底这一种用公平考试来作为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