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18 (第3/3页)
是其中一个方面罢了。萧司空的立场是许多人都能理解的、已延用了很久的观点——朝廷已经很公平了。名门子弟家学渊源,较之非名门出身的人更容易出现人才,名门子弟比寒门士子吃相要好看,且朝廷从来没有堵死寒门子弟做官的路。这很能代表绝大部分世家出身的人的立场,同时也是朝野许多人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士庶都有。个人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他就更倾向于用家世更好的那一个,因为家学渊源,因为一个人如果有钱,就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去出卖灵魂。黄赞则有他自己的考量,他也羡慕世家,结亲的时候头一个考虑的就是当世的名门。他的所有子女里,除了一个尚主的儿子,一个嫁了宋奇的女儿,其余皆是尽力结姻名门。饶是如此,在举荐人才的时候,他也是尽力摆脱姻亲的影响,所举荐者以寒士居多。黄赞没有明确的“我要抬高寒士”这样的目的,而是认为没有庞大家族的寒士更好用,因为他们的庞大的家族利益的拖累。两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是为国家考虑的。萧司空虽隐,留着儿子、学生跟黄赞争,在儿子、学生顶不住的时候,萧司空再放个话,两下又打平了。还有一个纪申,在双方看来虽然“持正”,但是这份“持正”在这个时候就尤其讨厌,因为不知道他在某一件事情上究竟分支持哪一方面。袁樵夹在萧、宋二人中间,就有点能够体会到纪申的感受了。三人打着哈哈,宋奇半开玩笑地说:“彦长倒会躲清闲。”袁樵笑道:“少尹不是也来了吗?”以萧度的出身,即便做过地方官也不大能够理解这两位说话的意思,如果只有袁樵他就问了,旁边还有一个宋奇,萧度只能憋着。憋到一半,灵光一闪,笑吟吟地道:“他有儿子可以用,自己当然就能闲下来啦。”提出要看袁先去。萧度一走,袁樵与宋奇也就能说两句悄悄话了。萧度则找到袁先,单刀直入问明了情况。袁先连猜再蒙,将袁樵遇到的事情猜了个七、八分,悄声对萧度说了。萧度惊讶地说:“这有何难?秉公去办就是了。”他从出生开始,背后的靠山就硬得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