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7 (第2/3页)
纠结来得快去得更快,沐元瑜很快把自己想开了,背着手,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往里走。鸣琴与观棋在背后无奈又欣慰地相视而笑:世子她,看上去是真的很快活啊。所以,管那么多做什么呢。先快活了再说。作者有话要说: 又又晚了。。躺平任踩。==☆、第119章119章丁御史的奏章隔日就递了上去,在皇帝的案头摆了两日后,遇上常朝,皇帝拿了出来,下令群臣就此商议。朱谨深与审案的两御史、国子监祭酒连同沈国舅在内,都一同上了朝。其中沈国舅是主动要求来的,那学正虽往他府上跑了一趟,但后续审讯中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与李司业有关,丁御史也只是在奏章中提了一笔,凭此一点疑点不足以拿一个国舅怎么样,只是他坚持要来,说是为了表明自家坦荡无私,愿意接受群臣的任何询问,皇帝也就无可无不可地准了。这一桩案子,说来是很离奇的,学官为了升官,竟自导自演出一回□□来,丁御史的奏章一经披露,殿里顿时都议论纷纷起来。许多人义愤填膺,向前请求皇帝务必严惩:“李某丧心病狂,忝居圣贤学府,竟视学子为傀儡,肆意妄为,险些酿出大祸。如此国贼,不施重惩,不足以震慑后来人!”“正是——”李司业这个事干得太行险了,没有任何可开脱的余地,也没人敢替他开脱,对他的意见几乎是一面倒地,要求严惩。皇帝便目视宋总宪:“按律,李某该当如何?”都察院里出人审的案子,宋总宪对这个问题自然是有准备的,出列躬身道:“李某此行,虽未得逞,然而为私欲,在天子之都煽动监生蛊惑造事,其罪不下于谋反,按律,当处斩刑。”皇帝点头,又缓缓环视殿中:“卿等以为如何?”无人有异议,李司业从败露的那一刻起就算完了,此刻商量对他的刑罚,都算浪费时间。至于余者贡生学正这种小人物,那是连拿到朝上说一说的资格都没有,该是何罪,私下也就定了。接下来的重头戏是,李司业完了,他留下的位子谁接,更重要的,还有梅祭酒的。梅祭酒是从一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