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文物鉴定师_分卷阅读2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8 (第2/3页)



阿姨美滋滋的说道:“不错!听起来就觉得这是个好东西!”

安朝暮指了指框架上面雕刻的枝叶与盛开的花朵说道,“阿姨,您这个放大镜框也不差的,您看这些花和这些枝叶是不是栩栩如生呢?”

阿姨点头:“是呀!我一直都感觉这东西雕刻的特别立体。”

安朝暮又指了指包裹水晶镜片的框架整体说道:“这么活灵活现,是因为它是银鎏金錾刻工艺呢。”

阿姨虚心的请教:“啥是錾刻工艺?”

安朝暮笑着解释:“錾刻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它是随着玉器、骨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的。錾刻工艺是在设计好器型和图案后,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以指定的工具和特殊的技法,在器物上面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

阿姨“哦”了一声说道:“听起来,这东西有点意思。”

安朝暮继续科普:“錾刻工艺的操作过程非常的复杂、技术难度也很大,它除了要求制作者有绘画、雕塑的基础外,还要制作者掌握钳工、锻工、钣金、铸造、焊接等等多种技术。除却这些技术外,制作者还需要极其高的鉴赏能力,这些都是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和积累,所以在如今会制作的人并不多了,您这个放大镜,可以说是相当的难得了。因为这种手艺指不定哪天就失传了呢。”

阿姨不理解:“这东西,这么好,咋就没人学习了呢?”

安朝暮将自己了解到的对阿姨说:“历史上的錾刻工艺传承,大多都是在小作坊在一师傅带徒弟,用口传心授、手把手教的形式传承的。这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从没有过这种工艺的系统教材和专著,所以很多东西就没办法全面详细的传承下去,再加上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以及有计划的人才培养,所有很难形成一支专业稳定的队伍传承,这就导致这种工艺的兴衰很容易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这位阿姨还是不理解,继续说:“那再不济也可以有师父传授啊,怎么就会失传呢?”

安朝暮耐着性子接着解释:“有些是师父是希望自己的錾刻工艺后继有人,可偏偏现在年轻人已经静不下来心了,这种枯燥无味、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的工艺,当代的年轻人自然是不会看在眼里的,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师父只能眼睁睁的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