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4 (第3/3页)
觉小学时用自己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的。他的家境并不富裕,零花钱少得可怜,所以买的是缩印本。一本书1400多页,字印得很小,看起来颇为费神。但封不觉还是把这本书看了无数遍,而且将书本保存得很好。他从来不会一边吃东西一边翻书,也不会用沾了油渍或污迹的手去碰纸,连折角都不舍得,每次都自己记住看到了第几页。十几年过去了,这书仍旧放在他的书架上,虽说纸张看上去已经微黄,但里面的字迹依旧十分清晰,一个折痕都找不到。“真没想到,我会再次翻开这个。”封不觉念叨着,其注意力很快放到了眼前的文字上。这第599至602页,是“空屋”这个故事中的一段,而“空屋”,则是中的一个故事。以封不觉这资深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组故事应该算是整个系列走下坡路的开始。后来的、和,在逻辑推理的部分已没有了早期作品的严谨。这个时期的福尔摩斯,好像从“脸部的变动、眼神的变化、嘴唇的闭合、拳头的握紧或松开……”都可以正确地判定一个人的思想活动,判断一桩案件的因果。这种现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柯南道尔先生渐已失去了创作这类故事的热情,只是为了满足出版商和读者们的愿望而在写。这也是为什么,1902年之后的福尔摩斯故事都不及以前的作品成功。如今的封不觉,其实很能体会柯南道尔当初的状态。许多作家都是这样,当他们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写故事时,无人问津。而当他们成名以后,哪怕陷入创作低谷,也有人肯花大价钱让他们交稿。在1886年四月就写成,当时的柯南道尔四处投稿,却出版无门。直到1887年的圣诞节,才得以在一本圣诞年刊上发表。而短短五年后,在其本人有意推辞的情况下,竟愿以一千镑换十二个短篇故事的稿酬向他求稿。作为一个早就不想写,但还是被“逼上梁山”好多年都下不来的作家,柯南道尔确也是挺不容易的了。“哦……是福尔摩斯向华生复述自己在莱辛巴赫瀑布的逃生经过那段吗……”封不觉看完了第599页的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